第37章(第2/4页)

真是笨,既然想学,为何不问问她?

她又不会笑话他,她当初也是学了很久很久的。

看着看着,手里的蚂蚱也变得模糊起来,一滴泪从眼眶滑落,滴在那张写了词的宣纸上。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1】

桃夭盯着那首词看了许久突然捂着眼睛哭了。

她还是不懂这首词的意思,亦不晓得自己是在哭莲生哥哥还是哭先生,只晓得心底难过得很。

没关系,先生才走她哭一哭总是应该。

哪有人和离不哭的,就算真有她也没见过。

再说旁人她管不着,她自己反正是要哭的。

哭着哭着,突然想起来她其实其实有很多话要同他说的。

酸梅已经腌好了,应该问问他要不要路上带着吃。

她送他的木簪早已经雕刻好了,总要问一问他喜不喜欢。不喜欢也没关系,丢了她也不生气的。

她当初给他的那九贯彩礼钱还留在这儿,也忘了给他带上。

她给出去的钱总不好再收回来,免得她下一次招赘的时候出不起那么多钱,对方知道后会觉得她厚此薄彼了。

还有若是他以后来姑苏,一定要记得来桃源村看看她。

要是不记得她也没关系,她总是记得他的。

记得曾经有一个总是爱骂她“不成体统”的男子给她做过赘婿。

记得他曾在七夕兰夜送了她一院子的花灯同孔明灯。

记得他偷偷编了这样多的蚂蚱送给她。

丑也没关系。

*

次日一早,醒来后的桃夭心情已经好多了,就是眼睛微微有些肿。

早饭后她正坐在院子拿鸡蛋敷眼睛,张氏竟然来了。

谢珩走时动静那样大,整个村子的人都知道“桃夭家的赘婿”走了。

不放心的张氏一瞧见她哭肿的眼睛,不由地叹气,“真就这么走了?不回来了?”明明上次进城时两个人瞧着还挺好的,怎么腿才好就要走了呢!

桃夭“嗯”了一声,挤出一抹笑,“走了。不回来了。”

长安离江南那样远,又怎么可能再相见。

张氏瞧见她一点儿也不急,替她着急,“那你以后怎么办?你肚子里的孩子怎么办?”

说起孩子,桃夭羞得脸都红了,把脸埋进臂弯里,小声道:“没有孩子,不过是月事延迟了。”

竟是个误会!

张氏一时之间不知道说什么好,扫了一眼空荡荡的院子,“你阿耶阿娘呢?”

“我阿娘屋里睡觉,昨儿哭了一日有些头晕。我阿耶出诊去了。他们都挺好的。”

莲生娘倒比桃夭想得坚强,她难过了一晚,早上起来反倒时劝慰她,告诉她待“莲生哥哥”高中状元后一定会回来接他们一家去长安享福。

只要有这个信念,她就能一直活得好好的。

至于阿耶,只要阿娘没事,他自然也很好。

张氏实话实说:“不管怎么说,他来这一回,你耶娘总是比从前好。”

桃夭也这样想。

张氏问:“那你以后打算怎么办?”

桃夭抬起一张绯红如朝阳的面颊,“我打算去城里看看铺子。”

“我说的不是这个!”张氏担心她想不开,“那你以后还成不成婚?”

“我为何不成婚?”桃夭逗弄着躺在她脚背上晒太阳的小白,“只是他才走,我就要去找下家,总有些不合适。等我开了铺子有了钱再做打算。”

张氏想着也是这个道理,语重心长道:“这次无论如何要找个知根知底的,不能就这么走了的!”生得再好留不住又有什么用,不如找一个普通些的,安安稳稳过一生才是真。

桃夭也觉得是这样。

若是再找一个这样的跑了,那她流的眼泪都要灌满后山那条河。

可仔细一想却又觉得自己想多了,像先生那样的人物天底下又有多少个。就算有,她也不敢再招来做赘婿。

太难哄了!

张氏见她神情蔫蔫,知道她一时没缓过劲来,安慰她, “你也别多想,等你兰子姐姐从金陵回来,再让她帮你找个好的。”

桃夭乖巧点头,“好。”

两人又闲聊了几句关于房子上梁的事儿,张氏见时辰不早起身告辞。临走前,她问:“和离书他签了没?若是签了我带回去叫你大叔给你摁手印。免得再影响你下次成婚。”

桃夭这才想起和离书忘记写了,忙道:“那等我写了再拿过去。”

张氏前脚一走,桃夭立刻就回书房找来纸写和离书。

上次因为不会写,后来她曾偷偷查阅过。

这一次她一气呵成,片刻的功夫便写好。

和离书同婚书一样,都是一式两份。

她签下自己的名字,盯着空出来的那个位置看了一会儿,从箱笼里取出婚书与那封和离书并排放在一块做了对比,取出印泥在和离上签好的名字上印下两个手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