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第2/3页)

初挽还看到了宁老师媳妇,当初她想考大学,找了宁老师教自己数学,宁老师当时还挺尽心,虽然后来她不考大学了直接考硕士,便没怎么学过,不过当时人家确实帮忙了。

初挽问起宁老师媳妇如今境况,宁老师媳妇有些受宠若惊:“现在孩子爸工资涨了一点,镇上学校还给奖励呢,两个孩子一个读初中,一个读高中了,都在镇上读,学习还行,就盼着好歹能考上大学,我们正说不知道报什么专业,问问你懂不懂。”

初挽自然也不懂,不过问了情况后,便说帮着打听打听,又留了自己电话号码,让她有什么事给自己打电话。

这么说话间,便见一个胖得要命的女人进来了,那女人烫着大波浪发,还抹着红嘴唇,看着富态又洋气。

初挽看着眼熟,但是又不太认得。

那女人见到初挽却是笑着咧开嘴:“初挽,你,你来了啊!”

初挽听她声音,一下子认出来了,这不是三喜吗?

她一时有些不敢相信,几年时间,三喜胖了一圈,关键是这打扮完全变样了。

三喜妈见到女儿,一脸骄傲地对初挽说:“三喜那不是嫁了岩京嘛,岩京考上大学,毕业后分配工作就吃商品粮了,现在岩京在西城税务局上班,那可是好单位,咱三喜可是跟着享福了!”

初挽越发意外,不过听到三喜如今日子过得好,她自然也替她高兴。

一时旁边也有人问:“你们岩京现在倒是真听话!”

三喜妈满脸得意:“那可不,前两年他还和外面不三不四的在那里勾勾搭搭的,三喜哥过去,直接把他揍成了猪头,从那后别提多老实了!”

旁边也有懂的,便笑起来:“你们女婿是政府的人,政府的人那就有国家管着,放心好了,他可不敢胡来。”

三喜妈:“是,他敢胡来,工作就别想干了!咱们家闺女可不是那么好欺负的!”

三喜也虎虎地道:“去单位,找他们单位,告状!”

初挽听着,恍然,恍然之余也不知道说是好还是不好。

不同的环境造就不同的人,也就造就了不同的生活态度,每个人都有自己追求幸福的手段,反正至少现在三喜这日子过得还挺舒坦的,而苏岩京也要为自己当初的选择负责。

这种事也不是她一个外人好去评价的。

这么说着间,也有人拉着初挽的手,好奇地问:“你姐的事你知道不?”

初挽听着,明白这是陈蕾,便道:“好几年没联系了,她怎么了?”

大家见她不知道,便叽叽喳喳起来,一个个说得比是都起劲。

“你姐她嫁了一个日本人,你说这像什么话,好好的找了一个小日本鬼子!”

“那日本人去年还跟着回来了,哎呦喂,我一看,那多大年纪了,比她大十几岁呢,你说这像什么话!我听说那日本人有钱,这都叫什么事,为了钱就嫁给日本老男人了!”

“别看你男人也年纪大,但只比你大八岁,而且看着一点也不老,她那个可不是一回事。”

“要我说,她还是留日本别回来了,回来干嘛,她要当日本媳妇让她当去!”

大家撇嘴好一番嫌弃后,又开始说别的了,东家长西家短的,都说了一个遍。

正说着,突然听到外面传来熙熙攘攘的声音,三喜妈往外一看,却见一些人拥簇着一个满头银发的老太太来了。

那老太太一进院子便问:“恩人呢,恩人呢?”

初挽看到那老太太也认出来了,这赫然正是当年集市上那位,她一百块买她一块玉,结果后来发现那块玉是唐朝方相氏。

当下起身间,那老太太已经被扶着上了台阶,她进屋后,见到初挽,竟噗通一声要跪下,初挽自然忙扶起来。

老太太感激涕零:“恩人,要不是你,我怎么有今天的好日子过!”

大家扶着老太太在炕上坐了,说起话,初挽这才知道,原来当年老太太得了这一百块,她家儿媳妇为了这钱,对老太太处处照顾周到,之后乡里便给他们家颁发了奖状。

之后她家儿媳妇越发卖命伺候老太太,老太太对儿媳妇也好,一家子和睦,赶上改革开放,家里承包了一片菜地,家里人齐心协力,老太太帮着看菜地,儿子媳妇种地卖菜,如今竟然致富了,家里成了万元户,还被县里表彰了。

如今不光是老太太,那儿子媳妇也来了,他们总觉得他们这好运气和当年的事有关,自然对初挽感激不尽。

儿媳妇更是掏出那一百来,要还给初挽,说以前当宝,现在不缺这钱了,但惦记初挽的恩,想还给初挽。

初挽是万万没想到,当年小小的一个善意,竟结得如此善果。

老太太对初挽自是千恩万谢,说她这辈子最大的福气就是遇到了初挽这个活菩萨,又拉着她的手说了许多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