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第4/5页)

初挽:“不用,这个我自己来就行,能做就做,不能做再说,也犯不着走什么关系。”

陆守俨颔首,没再多问,反而说起柴烧窑:“我能理解你的意思,这是传承,是柴烧窑的传承,也是初家的传承,你必须做下去。”

初挽听着这话,胸口便有些发热,她低声道:“对,所以哪怕烧钱,我也要做,我不能让它倒下去。”

陆守俨:“你手头有这些钱,这些事都可以慢慢来,实在不行的话,缺钱了,我手头没有,我们也可以想办法贷款,只要你看好,办法多得是。”

初挽听着意外,毕竟贷款这种观念得是几年后了,他竟然张口就是这个。

不过转念一想,也能理解了,现在农村估计已经有贷款了。

果然,陆守俨讲了下他们石原县现在农村贷款情况:“总之,只要看好将来的路,条条大路通罗马,钱不是问题。”

初挽点头:“你说得是。”

她一个多活了十几年的人,自己都没想过贷款,没想到他观念这么先进。

陆守俨:“至于房子的事,正好我研究过这方面的政策。”

初挽:“啊?你研究了什么?”

陆守俨:“最近上面发布了一个购房职工调整住房后原住房的处理意见,这个意见提到,按照补贴售房政策购房职工,可以申请按照标准价或者成本价来购买现在的住房,并且给了结清差价的计算方式,只要补足了差价,就可以办理产权登记手续。”

初挽完全没听懂:“嗯?”

陆守俨:“再看广东,广东是国内改革的先头兵,广东在几年前就开始对农民土地进行征收,征地后建设商品房对外出售,这个模式广东已经发展了几年,以后也许会在全国推广。”

初挽茫然,点头。

陆守俨:“当然还有一些其它政策细节,从这些政策综合分析,再按照目前国内城市住房条件来看,未来房地产会放开政策限制,将来房价应该会大涨,现在的人,住着四合院大杂院,都想着上楼,觉得楼房好,但是再过一些年,城市里满眼都是楼房,等大家上楼后,这种四合院资源便会紧缺起来。”

初挽一口气没上来。

一个把伟人思想研究到极致,又擅长政策研读分析的人,就是不一样。

他说得都太对了!

她仰脸看着他:“所以?”

陆守俨:“当然是买,你想买就买,买好的。”

初挽立即道:“我赞同!”

陆守俨看她这样,笑道:“现在的问题是,挽挽想要一个什么样的房子,你说一下,我找人打听下,尽快下手。”

他说这话的时候,声音温醇好听,而“房子”这两个字的时候,更是引起人无限遐想。

房子,一套房子,属于他们两个的房子,是他们将来永久的家。

这些想法便凭空给这套还没落定的房子增加了许多温暖和期待。

初挽想了想,道:“位置好一些,格局好的,周围治安好的,还要生活便利。”

陆守俨:“行,那我这两天打听打听,等把这事办妥了,我再回石原县吧。”

初挽:“你那边不是挺忙的?”

陆守俨:“先歇几天吧。”

他略顿了顿,道:“其实也有一些事,需要找找北京这边的关系,我就借着这个功夫,正好在家里多陪陪你,也过去看看爸,顺便把自己家的事办了。”

初挽一听,担心:“怎么了?是你们县出什么事了?”

陆守俨:“也没什么大事,县里厂子投资的事,还有卫生系统的,不过需要帮着找找路子。”

初挽听着,叹:“要是自己的事也就算了,你看你,挂职两年,真把自己当成一个亲生的父母官了。”

说这话,倒不是别的,主要还是心疼他。

她知道他在石原县干得辛苦,现在又跑来北京这里找关系找门路的。

找关系找路子这种事,就算是陆守俨,低头求人的事,总归要赔个笑脸,并不是那么好干的。

陆守俨却是轻描淡写地道:“也不是什么大事,这世上,做什么都没容易的,在石原县做父母官是,回到北京机关其实也是。虽说我比别人会投胎,也算是含着金汤匙长大的,起点比一般人高,但那只是一个敲门砖,最后扑腾成什么样,还是靠自己。”

初挽听着,想想也是,比如陆建时,他也是正经陆家子嗣,陆家在他身上投入的可不少,结果呢,最后还不是一样没出息。

正这么吃着饭,就听到外面敲门声,陆守俨打开门一看,是楼下阿姨,身边还跟着一个年轻的,在那里陪着笑脸。

阿姨笑道:“小初,我这一早上就瞅着,想着你没出门吧,就怕一不小心你出门了,把这事给忘了!这不,我老姐妹家孩子来了,这是小卢,你帮着掌掌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