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第3/3页)

这小姑娘手头连个工具都没有,她怎么证明?刚宝香斋师傅来了,不是也白搭吗?

于是他痛快地道:“行!”

一时之间,周围好几个看热闹的,全都瞧稀罕,毕竟这也是长见识了。

大款更是期待起来:“你帮着看看,你要是能证明,这钱我分给你一半!”

这下子,所有人都在看着初挽,就连宝香斋的师傅也看过来。

于是大家看到,初挽就那么拿着那个铜镜,在大家的注视下,举起——

接着,不可思议的一幕发生了。

大家看到,众目睽睽之下,初挽就这么将那面铜镜直接摔倒了地上。

摔,狠狠地摔,是用了力气的摔。

所有的人都倒吸一口气,眼睁睁地看着那铜镜“砰”的一声,磕到了仿铜卧牛旁,之后,铜镜砰砰响地落在地上。

大家全都屏住呼吸,就那么看着那铜镜,看着铜镜在地上打了几个滚,最后终于躺在了地上。

所有的人都用不可思议的目光看着初挽。

大款也是愣了。

卖家更是皱眉:“你这是做什么?”

初挽:“你可知道,为何这世上有破镜重圆之说?”

卖家不懂:“什么意思?”

初挽:“古代可没有玻璃镜,只有铜镜,既然是铜镜,为什么会破?如果铜镜不那么容易破,古人又怎么会轻易用破镜来做比方,有了破镜重圆的典故?”

卖家困惑,周围人等也都晕了。

这时候,旁边却有一个山羊胡老头,穿着一件破中山装,笑着说:“因为战国汉唐的铜镜,含锡量高,容易摔破,所以那个时候的铜镜很容易破,故而才有破镜重圆一说,如果是近代的话,铜镜结实得很,只能掰弯,不能破裂。”

初挽颔首,钦佩地道:“这位老先生一看就是行家,汉唐铜镜脆硬,易碎,这种情况一直到了宋代,铜镜铸造过程中用的铅和锌多了,含锡量低了,铜镜较软,才不容易摔碎。”

说着,她指了地上的铜镜道:“这么大的力道,这铜镜不碎,不可能是汉,也绝对不可能是唐了,汉唐时代,没有这样的铸造工艺。”

周围议论纷纷的,说什么的都有,那大款看了这一出,几乎叫绝:“见识了,见识了,我这三千六百块,听大行家一席话,不亏,不亏!”

那卖家看着这情景,也是目瞪口呆,他只以为这铜镜不能拍案鉴真伪,没想到初挽竟然来一个摔的!

他瞪着眼,自然不甘心,但是到了现在,也没办法。

就在这个时候,他的眼睛看到了自己的仿铜卧牛。

他顿时眼睛亮了,便嚷道:“退可以,我愿意退,但是我这仿铜卧牛可是正经清朝仿铜瓷,你看——”

他指着那仿铜卧牛耳朵下方的一点小冲,嚷道:“你给我磕到了这里,有了一个小冲,你把我这东西给毁了,你说怎么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