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第2/3页)

“自己打眼怪谁,买砸了墙角边眯着去,别在这里丢人现眼!”

“自己拿钱要买的赖谁,我拿刀架你脑门上让你买了吗?”

“咱卖了这么多年了,没见过你这样式的,还想退怎么着?”

那解放帽绷着脸:“早上来的时候,那时候天没亮,我没看明白,你们拿那灯一照,那不是把我晃了眼?我现在太阳底下一瞧,瞧得真真的,这不就一瞎活!我给你们说,你们打听打听,爷爷也不是好惹的,你们今天非和爷爷过不去,那行,咱们没完!”

说着,往地上狠狠吐了一口。

初挽盯着那解放帽手中的玉看了好几眼,才对易铁生道:“铁生,问问价,五十元以内就拿下来。”

易铁生一听,懂了,当即上前,冲着那解放帽道:“兄弟,出门在外,行走江湖,凡事好好商量,你是要退吗?”

解放帽势单力薄,突然遇到一个能说话的,便开始诉苦,他花三十块买的这块玉,现在觉得是瞎活,早上摊主明明说了不想要可以退,结果现在又不认账了。

那秃头摊主一听,笑了:“想退?行哪,没说不让你退,但也得按行内规矩,规矩是折价退,看你也不容易,就给你折三成吧!”

古玩行里规矩,退货是有讲究的,狠的退货要折价一半,现在那摊主只给折三成,还不算太狠,当然也不是多慈悲。

解放帽不太甘心,不过看看那玉,还是别扭,和摊主讨价还价,双方为了折价的事在那里又开始嚷嚷了。

易铁生道:“多大点事,不就几块钱,我正想买一件,这个让给我了,多钱买的?”

解放帽一听,眼睛都亮了:“三十块,你要不?你要的话,我给你算二十五吧!”

易铁生:“行。”

解放帽想折两成,摊主都不乐意,现在二十五能出手这个烫手山芋,他当然高兴,当下也就痛快地交割了,解放帽千恩万谢,赶紧跑了。

那秃头摊主打量着易铁生,笑道:“这小伙子,行啊,好眼力!”

易铁生谈生意的时候还行,不谈生意基本不开口,冲摊主点头,之后握着那块玉,去前面找初挽去了。

初挽接过来,看了看,道:“这是红山玉猪。”

她知道易铁生没听说过,便解释道:“五十年前,赤峰东郊红山发现的,当时老太爷曾经收过一个小的,不过解放后就不见了。最近几年开始考古调查那一块,流落到外面的物件很少,这一件,不知道被什么人捎带出来的,也可能是当地农民捡到的。”

以后这种红山玉,跑到博物馆去看,也只是隔着玻璃,哪能仔细看呢。

这时候,走到了僻静处,她拿出来细细讲给易铁生:“你看这个玉猪,颜色有点像良渚鸡骨白,不过鸡骨白一般都腐了,这个就比较莹润。”

说着,她翻开另一面:“以后去了文物局或者博物馆,他们也不会轻易让我们看到这种玉猪的另一面,这一面土咬痕迹明显,这里留着褐沁驳,生坑出来的,都是这种阴阳面,这个和在土里埋着的方位有关。”

易铁生仔细看着,像这种鉴别细节,如果是外人,必是藏着掖着,不要说手把手地指点,就是给看一眼都难,毕竟这都是吃饭的本钱。

他研看了一番,才点头道:“那买家,应该是因为这个土咬痕,才后悔了。”

初挽笑道:“他估计不懂,被瞎忽悠的,买了后又后悔,不过也正常,现在红山玉流传出来的很少,一般人都没见过,我们能碰到一件,算是我们的运气,其实刚才给他三十块也行。”

在古玩买卖市场上,在能捡漏的时候,她从来都是当出手便出手,快狠准,绝对不会有仁慈之心。

但是对于这种纯外行的棒槌,如果可以,在这种小钱上,她也不至于苛待了别人,和外行人计较,犯不着,也不差那仨瓜两枣的。

易铁生:“我明白你的意思,不过对方不要。”

初挽颔首,没再说什么,其实易铁生是对的,对方要二十五,自己是万万不能主动给三十块的。

易铁生沉默木讷,但是绝不迂腐,他做事,她一直都很放心。

两个人这么边说话边往前走,也在看着两边的东西,不过初挽没看到什么太值得下手的,偶尔遇到什么,就和易铁生聊几句,考问他一番。

易家是做手艺的,高仿瓷学了个十成十,挖坟盗墓当年也包过坑,不过古玩其它项上,其实有所欠缺。

就这么边走边聊着,突然见前面有一撮人,围着一样东西看,两个人便也过去围观。

他们围着的却是一件铜器,那是一件提梁卣,卣是商周的酒器,这个提梁卣大概高三十厘米左右,有个盖,盖两边带着犄角,上面是浮雕羊头,环颈盖颈都有着精巧的夔纹,提梁面还雕刻了蝉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