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第2/4页)

沈进殊闻言小脸都亮了,简直要跳起来庆祝,“阿姊,你看娘也觉得不错了。”

沈丽姝没有一味地提出反对意见,她只是悠悠然说,“我也有个建议,二弟不如考虑一下。把小弟送回镇上固然能解决问题,可是以你的小手和速度,跟哥哥们一块从早干到晚,最多也只能赚三十文,跟哥哥们可没得比。但你愿意一边带弟弟,一边抽空干活的话,就算你打两份工,你带小弟的那份工钱阿姊出了,二十文,串菜也能得二十,一天就是四十文,你选哪种?”

这还用选吗?小家伙听到他跟着哥哥们干活,能有三十文的时候,小脸就彻底放光了,但等沈丽姝把话说完,他那叫一个不假思索、脱口而出,“我带弟弟!”

沈丽姝点头,很好,为了多赚十文钱赚钱能屈能伸,不愧是她弟!

事情就这么愉快的说定了,沈进殊如愿以偿升职加薪表示很满意,小儿子无需被送回娘家,沈徐氏也松了口气,最有可能表示抗议的沈小弟小朋友,又还听不懂他们之间的对话,只知道哥哥姐姐频繁叫他名字,还以为是什么好事,一个劲在木马上咯咯直笑。

正所谓皆大欢喜。

而沈进殊自己得偿所愿,欢喜之余也没忘记他大哥,仰着小脑袋问:“阿姊阿姊,那大哥有多少工钱?”

“大哥当然比你多,他和你三表哥四表哥一样,都有五十文一天。”

竖着耳朵的沈文殊听到这里,也忍不住握拳欢呼了一声。

这一回真正是无一人不满意了。

吃过饭后,沈丽姝和小伙伴们马不停蹄开始的备菜,经过长时间的实践锻炼,徐虎和徐力刀功已经颇为了得,有他们负责切菜,沈徐氏完全插不上手,她从今天起也不用亲自买菜了,因为要帮孩子们打工,沈徐氏得到了从商用食材中挑一些做饭的许可。

其实沈丽姝是建议她娘别做饭的,叫她爹下班回来,顺路去街上叫几个菜,上班时再顺便把店家的碗碟送回去,不等省了做饭的功夫,锅碗瓢盆都不用洗。

可惜沈徐氏不同意。

沈丽姝还没发现,在这个时代的女子看来,给全家人做饭并不是责任或负担,而是一种权利。

很多人忙忙碌碌大半生,也不过为了一口吃的,所以女人若能决定全家人的衣食起居,那就是是大权在握、说一不二了。

很多婆婆子孙成群,依然当家做主,把儿媳们治得服服帖帖,就是因为她们握住了这个权利,比如老家的叔婶婶,大嫂子自己都当婆婆了,每天和妯娌做饭依然要恭敬等婆婆拿钥匙拿米拿油盐,买菜那些跟钱沾边的活,但凡叔婶婶有空亲自去,都轮不到她们——沈徐氏并没有说孩子们血脉上的亲奶奶不好的意思,但幸福也着实是对比出来的,看到妯娌们一把年纪还在当小媳妇,她就无数次庆幸名义上的婆婆去得早。

哪怕从从嫁人开始当家做主,已有十多年之久,沈徐氏也不曾有丝毫厌倦心理,依然很珍惜并享受这些琐事。

姝娘建议她可以去外边买饭,沈徐氏当时就摇头失笑,“你还小,不懂这背后的意义,再如何忙,也不至于连做顿饭的功夫都没有。”

沈丽姝:……

她其实很想问问这背后有什么意义,当老妈子的意义?

但看着老母亲甘之如饴的神情,沈丽姝只能默默送上五个字,“您高兴就好”,顺便再贴心的补上几句诸如娘做饭手艺没得说,但如果觉得辛苦,可千万别勉强的场面话。

果然这么一说后,她娘瞬间笑得春光灿烂、通体舒畅,那种自我价值被肯定的满足感和成就感,明显不是她强行撒钱能做到的。

被姝娘尊重祝福了的沈徐氏,更加坚定了要里外一把抓的决心。

只不过孩子们都在时她插不上手,便抓紧时间带小儿子出去串串门,免得他们都忙起来后,小家伙觉得被冷落而哭闹。

沈进殊一看臭弟弟出去玩的,当时的表情就像逃出生天,然后就欢天喜地和哥哥姐姐们一起搬砖了。他还从不见外,发现围着木盆串串的位置几近满员,自个儿搬个小杌子把本来挨着沈丽姝的亲哥挤开,强势加入他们。

好在他跟亲哥都是小不点儿,挤一挤还能塞得下。

但很快沈丽姝发现,身边不是多了个打工人,而是来了位气氛组,自从他来到旁边,她的耳朵就没安静过,小家伙嘚啵嘚啵能讲一个小时不带停的,而且事无巨细、口齿清晰,嘴巴也甜,左一句阿姊又一句阿姊。

闹腾的沈丽姝都觉得他去读书太屈才了,不如跟他们去摆摊,这单口相声的本事,再多客人他也招待得过来。

想到读书,沈丽姝便忍不住感叹,“林夫子都教了你们什么,不会教你们跟人聊天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