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第2/3页)

“我会想办法透出风去,让越王自己活动选出个狐朋狗党来添到上头。”卓思衡说道。

“不可!”卢甘激动得几乎跳起来,“那不是耽误河工要事么?我去吧!你就安排我去!我不怕他,我虽在人情世故上愚鲁不及你万分之一,可到底是真才实学傍身,大不了我让着他些就是,你千万别给他安排那些不济事的废物!”

“好好好,你先坐下,不要激动……”卓思衡拉着卢甘重新坐好,低声道,“我也觉得你是合适之人,这样,我再给你多派个得力之人襄助,你有什么事且和他商量着来,那人叫宋端,如今是翰林院的侍诏,虽说职务不大,可此人机敏才辨上届科举无出其右者,且为人可靠,你尽管同他商议,他定会与你同心协力……”

卓思衡回忆后心道,自己的安排也算是万全了,越王要是作死,卢甘耿直且有权威,可以拿道理拿捏,如果拿捏不住,那还有个脑子灵活颖悟绝人的宋端帮忙,怎么都能托底了。

于是他也给自己打气,然后再叮嘱弟弟许多要事,才回自己屋内与妻子云桑薇话别。

……

卓思衡与太子出行之日,正是十二月一阴日,高天似铅垂重,然而道旁却有腊梅盛开,蕊瓣妍艳暗香幽微,倒比晴好日还令人心旷神怡。

太子刘煦虽乐意光明正大同卓思衡一道,却仍是放心不下有孕的太子妃,百般安慰相送的妻子,又不住叮嘱家中可信之人多多照料妻子。

但卓思衡关心的却是别的。

“盯着茂安公府的人也都吩咐好了?”

出发后,二人轻装素衣骑马于前,仿佛就像富贵人家的兄长带着弟弟出门游幸一般。可卓思衡问这话的语气却并不轻松。

“都吩咐好了,卓侍诏不要担心。”太子提到泰山一家也颇显凝重,“茂安公府里外都换了我的人,若有事,他们会向阿婉和母后回报,也不会告知毓华。”

“你做得对,太子妃仁厚,对自己家人更是如此……知道太多反而会神伤,该你处理担当的事不要让她忧心了。”卓思衡知道自己的话语略显得冷漠,可这是他和太子二人能想到最温和的处理茂安公一家的方式了。

太子自上次让卓思衡帮忙调度茂安公与越王之事后,提及这家人就头疼又无奈,他只苦笑道:“听说我那丈人在清河仓城吃了大苦头,前些日子回来京中想找我和毓华诉苦,我让毓华入宫去母后那里暂避,我自己嘛……就谎称门下省事多,在那边值夜的厢房将就了两天,他找不到人仓城事务又催得紧,只好灰溜溜回去了……”

“那看来虞雍是没给他好脸色看,甚至也没少刁难。”卓思衡倒还能笑得出来,要知道他是希望茂安公吃点苦头长点记性的。

太子感慨道:“岳家以为自己是功臣之后女儿又做了我的太子妃……可真要比的话看,虞都指挥使的祖上也在凌烟阁,人家还是单字公的世子,亲娘又是公主,从哪边比都要更尊贵,况且虞都指挥使自己还有真本事,虽也有隆恩得今日之势,更多还是他十三四岁就去军营里摸爬滚打自己赚来的威望,我岳家没有一处比得。也不知虞都指挥使究竟做了什么,让我岳家连滚带爬跑回帝京……”

“要想知道古坛场大营究竟发生了什么还不容易?”卓思衡讳莫如深一笑,“咱们这就能清楚。”

太子愣住的功夫,卓思衡朝后喊道:“杨都尉!太子命你近前回话!”

只眨眼的须臾,自仪仗与护卫队伍里便斜出一匹漆黑骏马,马上身姿笔挺的青年也是玄甲玄羽,气派非常。他打马近身,又退控马匹保持离太子和卓思衡的座驾些许距离后才摘下头盔,露出一张黝黑却朝气笑盈的面庞:

“殿下找我何事?”

杨令显朗声道。

“小点声,太子和你打听点古坛场大营的事。”卓思衡看着面前英武又俊朗的少年笑道,并嘱咐是专问最近清河仓城同他们大营往来公务之事

杨令显还是幼时的脾气,见太子也微笑点头,便敞开心怀瞪大眼睛道:“卓大哥,你真厉害,咱们都指挥使和仓城新来那个废物头头不对付的事都知道!”

于是他就将茂安公想以次充好和几次调度不利被虞雍发觉后,妄图抵赖之事一五一十绘声绘色讲出来,还学虞雍冷漠质问,和茂安公被问后吓得从马上摔下来的模样也被模仿得惟妙惟肖。

太子忍俊不禁,却又愁容满面,看了卓思衡一眼,似是在问自己与他将这位老泰山安排在这个位置上是否真的合适。

卓思衡却朝他笑着摇摇头,示意不必忧虑,有人能压制,便是有事也会无事。

再为宽太子的心,卓思衡刻意向杨令显问道:“那后来茂安公可有收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