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第2/3页)

“靠近火!蹲下!”卓思衡大喊。

——同时轮指连发两箭!

两只狼一个左眼一个右眼中箭几乎同时应声倒地,而目标是卓思衡那只狼却冲到了他的面前。

“小心!”太子大喊提醒。

卓思衡就地一滚,右侧喷薄来腥臭的恶风,他与恶狼已近在咫尺!

下一秒,卓思衡半跪在地以怀中抱月的姿势迅速射发一箭,因距离极近,势大力沉,将落在他原来所站位置的那只狼掼出好远,血迹滚出一条断续的猩红。

不知是填过柴火后照明光亮范围变大还是天在渐渐变亮,太子觉得自己的视野好了很多,看清了那只死狼竟然是箭入口腔而毙命!

箭,还有三支。

卓思衡深吸一口气,他不知道还有多少只狼,箭一旦用尽,他们的死期便将宣判。

在这时,终于,头狼出现了。

它比寻常的狼要大上许多,缓缓自远处亮着幽绿的荧眼,保持安全的距离直面卓思衡,仿佛想要看清对手的长相一般,随即昂头长啸,似在宣布发起黎明前的总攻。

不好!

“拿火把!”卓思衡大喊道。

两个孩子慌乱之中仍保持着听话的乖顺,他们自火堆中扒出两个较粗的树枝握在手上,颤抖的后背紧紧挨着,此时在往他们处聚集的几个缥缈鬼火一样的眼睛看见火光后都静止后退,不敢再朝前一步。

对峙,等待,时间对他们来说是有利的。

卓思衡盯着狼群头领绿中带着一丝荧金的眼睛,背对两个孩子,平静地对太子说道:“太子殿下,如果我出了什么事情,可以有劳你照顾一下我的家人吗?”

卓思衡用最平静的声音说出最可怕的话,太子闻言身体和内心几乎就要垮塌,差点忘记呼吸……可是,他如果此时软弱,又怎么对得起昨夜剖心置腹的彻夜长谈和此时救命恩人的郑重托付?

一瞬间,太子忽然意识到如果要成为卓大哥这样的人,此时此刻要做的承诺,就是扛起担当必须迈出的第一步。

于是太子也郑重回答:“卓……大哥,我以储君之名发誓,有我一日,必会护卓家一世。”似乎他觉得还不够重,又严正道,“海岳尚可倾,吐诺终不移。”

“我相信太子殿下。”

卓思衡点头,却并不回头,只留给太子和公主一个决绝的背影和清风朗月般柔和的话语。

短暂沉默之后,他率先出箭!

头狼似没有想到对方竟不死守而是主动出击,惊骇之余蹦出老远,随着他撤开几步,其他绿影也往后退去,只是那支箭却落了空。

卓思衡本就不打算一击即中,逼退头狼最为紧要,而后他匆匆回身自火堆拔出一枝燃烧松柴,向空中猛地一掷,猩红光辉在已不那么黑的天空下划出一道鲜妍弧光,照亮原本盲区的视野,卓思衡终于能看清头狼身后一段距离内的环境,此时手中一箭已是张弓满弦,呼吸间迸出——瞄准的却不是头狼所在!

头狼没想到自己藏身之地居然一览无余,饶是它走过血雨腥风,在面对这一冷箭时也略显仓皇,它似乎感到我方制胜时辰已经因为方才的对峙而错过,然而心有不甘,怎么都不肯就此认输,那支神出鬼没的箭又逼得它不得不再朝前一步。

卓思衡等得就是这一步!

这是他最后一支箭!

长长的金属破空呼啸声发出好听的蜂鸣,像是一阵极快的琵琶轮指依序快捻。可那枝被卓思衡投掷出去的火把已经彻底熄灭,周围却越来越亮,亮到可以看清箭矢的轨迹提前一步到了头狼狡猾计算好的落脚点,不等它站稳就径直贯穿了它的头颅。

葱茏山影忽红忽金,还有固执的稀薄残绿不肯屈服秋雨秋风,它们都被朝阳点燃一般,映出璨红的轮廓,摇曳熹微的晨光。

天终于亮了。

卓思衡浑身几乎都被冷汗湿透了,那些狼在头狼已死的瞬间就已仓皇而逃,他们得救了。

这时,太子惊奇地发现,死去头狼的颅顶竟然插着两支箭。

一支是卓思衡的禁军专用黑簇箭,尾羽是隼羽的红褐色,而另一只则饰以漆黑尾羽,仿佛沾染了方才浓暮一般的夜色。

一匹高大的黑色骏马停在他们所在岩台的上方。

卓思衡也抬头望去,只见晨曦照耀下,关治军监的漆黑甲胄竟也能闪耀出灿烂虹彩。

虞雍居高临下,他的身后又出现数十名戴甲马卒。

那支箭属于谁已是不言自明。

虞雍不顾岩台之间落差极高,竟下马后着甲跃下,甲胄鳞鳞摩擦,他却岿然不动,落地后稳稳当当站直,不疾不徐行至卓思衡身侧停下,一双方而长的眼睛斜侧里看过来:“三箭追魂阵,你一个小小翰林院文官怎么有如此箭术?”

卓思衡方才便有疑惑,此时听罢更是心头冒火,迎着他不善的目光看回去,冷声道:“你在上面看了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