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三更合一(第3/6页)

——哦,他的那位上峰现在就是他的岳父。

沙迪亚人结婚后一般都会从家中搬出来组建自己的小家,亚尼拉也不例外,考虑到他时常不在家,妻子和亲人们住的近也能有个照应,所以他们的房子离得不远。

虽然是匠人家庭,但他家并不算多富裕,只能说衣食无忧,所以两位哥哥娶的妻子条件也很普通,甚至有些贫苦。

虽然嫂嫂们娘家条件一般,但是亚尼拉的母亲在挑选儿媳妇的时候更看重的是她们本身,所以几家人的关系也一直很好。

所以听到艾拉的要求后,亚尼拉第一时间就想到了自己的母亲和两位嫂嫂。

亚尼拉的外公外婆都已经过世,但他有两位舅舅,都是靠种地为生,庄稼把式很有一套,完全符合公主殿下的选人标准。

而他的大嫂和二嫂是塔尼斯附近村落里的村民,家里一样也是种地的农民,亚尼拉年幼的时候跟着母亲出门去过几次,时常也会听家里人说起这两家亲戚,所以对他们家的情况还算有些了解,知道他们都是老实勤快的人。

只不过对沙迪亚农民来说,哪怕风调雨顺田地丰收他们收获的粮食也不一定能够养活一家人,像亚尼拉的两位嫂嫂家里,就是因为人口太多即使很努力的干活也只能过的勉强的人家。

亚尼拉自家就是三个兄弟,他两个舅舅家也家里也差不多,这在沙迪亚并不算多,他大嫂家里才叫多,同辈就有七个兄弟姐妹,他二嫂家好一点也有五个,为了养活他们,他们的父母也算费尽心思了。

孩子多在沙迪亚甚至整个非罗大陆的平民家庭都是常态,这个时候孩子的夭折率非常高,人们也没有什么避孕的意识,为了确保家里能有孩子活到成年,他们会生很多的孩子,但孩子一多又不容易养活,孩子也更容易夭折,可以说是一个恶性循环。

但如果运气好孩子都活了下来,就会像亚尼拉的两位嫂嫂家一样,负担太大,过得艰苦。

虽然如今他嫂嫂家里的同辈兄弟姐妹都已经差不多长大了,年长的可以自己养活自己,年纪小一点的也可以帮家里干活,负担小了不少,但大家结婚的早,婚后生孩子也早,过不了多久,他们同样会拥有和父辈一样的负担。

别说嫂嫂们的娘家,亚尼拉的舅舅,甚至是他的兄长们家里,都有类似的情况。

亚尼拉知道大家都不容易,现在有机会了,自然是想帮衬一把。

作为造船匠,他们家祖辈都住在茵鲁拉河边,靠着河岸大片的纸莎草为生,但河边也是危险地带,所以房屋建的离河还是有一段距离,中间有大片的空地,这些空地也没有荒废,大多被周边的人利用起来开辟成菜地。

亚尼拉到家的时候差不多近午,妻子正在院子里准备午饭,两个孩子在旁边玩,看到他就欢呼着飞扑过来。

妻子看到他很意外:“你怎么现在回来了?”

这段时间他在行宫这边轮值,所以回家的机会比往常多,但他从没在中午的时候回来过。

亚尼拉把给孩子们带的礼物拿出来分给他们,一边同妻子道:“有点事情要办,父亲母亲在家里吗?”

虽然几家人住得近,但平民的住房都紧挨在一起,亚尼拉建房的时候他父母家周围都有主了,所以他的房子离父母兄长也是有一小段距离的,而且两边的大门不朝着一个方向,所以他这一路过来也没碰到他们。

妻子点头:“父亲他们刚从地里割了纸莎草回来,正在造船,母亲在家。”

别看河边到处是纸莎草,但实际上这些纸莎草少数用一点可以,大量使用是需要缴税的,为了节省成本,亚尼拉家里一直有租赁一些沿河的土地种植纸莎草。

他们家的造船地点就在河边,不过和亚尼拉上岸的地点不在一处,得再走一段路。

亚尼拉对妻子道:“我有事先找母亲说一下,你把饭做好,我等下回来吃。”

亚尼拉穿过自己院子里的后门,又走了一小段路,就到了他父母家。

“亚尼拉你回来啦。”

亚尼拉的母亲同样在院子里做饭,院门开着,正好能看到他进来。

除了他的母亲,他的大嫂和大哥的几个孩子也在,按照传统父母一般是和家中长子住在一起,所以他大哥一家婚后并没有搬出去。

大嫂开口问亚尼拉是不是还没有吃午饭,要不要和她们一起吃。

亚尼拉笑着摇头:“泰芙已经在家里做了,我过来是跟你们说个好消息。”

“什么好消息呀?”

亚尼拉直接把艾拉要招人的消息说了出来,末了道:“那位公主殿下非常大方,开出的报酬都足够请工匠了,我想着舅舅和嫂嫂家里不都有善于种田的人吗?你们不如去问问他们,要不要去殿下那里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