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4你是枝头雪12(第2/5页)

“应当是土匪路霸挖的坑,为的是截停马车。新守备已开始扫荡附近的匪窝,挖坑的人恐怕已经望风而逃了。”叶礼简单解释一句,然后跳下车,带着人在附近巡查了一番。

“小侯爷,附近没有匪徒。”叶礼安抚道:“你在车里坐一会儿,我们填坑。”

秦青指了指坐在路两旁休息的一群流民说道:“让他们填坑吧,谁来帮忙就给谁二十个铜板。我这里有好多铜板!”

秦青推开矮几,打开暗格,敲了敲藏在里面的一个木头箱子。

叶礼想起来了,这一箱铜板还是自己陪着秦青从钱庄里取出来的。那时自己只觉得秦青愚蠢,于乱世中还显露钱财,可如今他才明白,这箱钱便是为了这种时候准备的。

押车的仆从这么多,且全都身强体壮,力大如牛,随便喊几个填坑,也比这群衣衫褴褛,骨瘦如柴的流民填得快。

但秦青偏要让流民们来填,不是因为他喜欢欺压人,而是为了把钱给到更需要的人。

所谓的鱼肉乡民就是这么来的吧?

叶礼压下心里的疼惜,沉沉答应一声。

阿牛走向那群流民。

流民们连忙四散,露出恐惧的神色。被驱赶,被辱骂,被殴打,甚至拉去卖掉或杀死,是他们最常遭遇的命运。

待阿牛说明情况,这群人才又连忙聚拢在一起,欣喜不已地点头,然后用破烂的衣摆装满石子和泥土,往坑里倒。花了大约几刻钟,这坑才填平了。

秦青亲手把铜板分发给这群臭味熏天不成人样的流民。

“已经下雨了,你们怎么还不归家?干旱结束,还能抢种一季粮食。”他问道。

“我们哪里还有家啊!”一名驼背的老者潸然泪下:“为了活命,我们把土地都卖了。连着三年天灾,土地不值钱哩,卖了也买不了多少粮食。粮食吃完了,地也没了,我们只能去别处讨饭吃。”

又有一个瘦弱的汉子说道:“我倒是还有一块地,可我现在连一件蔽体的衣裳都买不起,哪里还有余钱买种子。再过几月就入冬了,我们怕是——”

他忽然意识到这些话会让贵人觉得晦气,连忙闭口不言。

秦青指了指侯府的方向,说道:“你们知道泰安侯府吗?他家在修路,修房子,修水渠,需要很多工人,每天都有工钱拿,还管饭。你们去那儿看看吧。”

这些在绝境中渐渐枯槁了生命的人,一个个点亮了灰暗的眼睛。

“小公子您说的是真的吗?”老者的声音因为激动而微微打颤。

“是真的,那边什么人都要。青壮年烧砖建房,小孩和泥,老人帮忙煮饭运土。”

“女人呢?女人可以去吗?”一个抱着孩子的妇人挤上前来,焦急地问。

“女子更是缺人。小侯爷性好奢靡,荒淫无度,用的养发膏、养肤膏,喝的茶水、酒水,都要女子亲手做出来才行。女子去了那处可以制膏,可以采茶,可以酿酒,不愁无工可做,工钱也不比男子低。”

秦青又开始黑自己,还颇觉有趣地笑出了声。

叶礼却紧紧皱眉,心中揪扯。哪有什么性好奢靡,荒淫无度,都是假的。

那妇人高兴地快哭了,口不择言地说道:“奢靡好呀,贵人就该这样,要不然我们哪来的饭吃!那我们这便去了!谢谢小公子指点,谢谢!”

一群人互相搀扶着朝泰安侯府的方向走去,怀揣着喜悦和希望。

马车已行驶了很久,秦青还趴伏在窗边,看着这些人的背影。

“连年天灾,造成的最大隐患不是无粮可吃,而是土地大量被乡绅或达官贵人兼并。百姓们没有土地,只能沦为佃户或奴隶,而赋税却又压在他们头上。”

秦青坐回马车,看着叶礼的眼睛:“就算没了天灾,百姓们也不会有活路,因为还有人祸。”

叶礼握紧双拳,愧不敢言。

“别人都说是因为泰安侯府在这里,江北城才会民不聊生。”秦青看向窗外,没有再说下去,却忽然发出了一声低低的嘲笑。

叶礼的脸颊便在此刻烧得滚烫。

坐在外面的阿牛其实也能听见这段对话,心里的羞惭当真是熬煞人也。

马车终于抵达了江北城,秦青命仆从把米袋子全部打开,放置在一旁,烧了一大锅水开始熬粥。

前来领粥的民众看见碎米里掺了许多黑乎乎的石子儿,不由纷纷骂开。什么泰安侯府为富不仁,坑害百姓,必遭天谴等等。

什么话难听骂什么。

秦青坐在粥棚里,全然不为所动,叶礼和阿牛站在他身后,冷眼看着这群人。

几个孩童蹦蹦跳跳地跑到粥棚边,拍着小手唱道:“泰安——”

秦青立刻起身看去。

叶礼一个箭步就冲出了粥棚。

然而不等孩子们唱完,几个小乞丐捡起地上的石子儿开始砸他们,然后扑过去,抢走了这些孩子装在衣兜里的糖果和铜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