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一章 春联那些事儿(第3/3页)

温仁和便与秦德威寒暄着说话。

秦德威环顾四周,感慨道:“我嘉靖十四年来这里时,温前辈是吏部侍郎兼翰林学士,如今还是吏部侍郎兼翰林学士。

六年时间,各处人事更新、物是人非,唯有温前辈宛如翰苑定海神针啊。”

温仁和:“……”

姓秦的你不会说话就少说几句!

当年张孚敬对翰林院进行大清洗后,翰林院人数凋零,最少时只有二十来人了。

但经过嘉靖十二年特选、嘉靖十四年和十七年的科举馆选,翰林院人才队伍得到了补充,如今人数又大大回升了。

所以秦德威这次参加翰林院公宴,居然产生了“人山人海”的感觉。

忍不住又对温仁和说:“我从来不知道,翰林院居然有如此多人!”

温仁和冷笑着说:“你秦中堂还想不到其中奥秘么?明年会试考官未定!”

秦德威顿时秒懂,答话说:“最近忙的大事太多了,把会试的事情忘了。”

按现如今官场传统,会试的主考官要从翰林院选,大概半数同考官也要从翰林院选。

对翰林们来说,这就是一个好机会。举个例子,看看那张潮张前辈,收了个秦德威当学生后,多么风光。

考官是由皇帝点选的,在过去,翰林平常与皇帝打交道机会很多,皇帝一般都心里有数。

但现在政治生态与过去完全不一样了,嘉靖皇帝一直在西苑修仙,翰林们平常也见不到皇帝,根本没机会表现自己。

而翰林院年终公宴上,按惯例皇帝都要与翰林有点互动,比如出题让翰林们写应制诗之类的。

对翰林们而言,这可能就是仅有的表现机会了,容不得翰林们轻忽。

对此秦德威没有鄙视,大家都不容易啊,内卷是可以理解的,不是人人都像自己一样机会多。

然后秦德威就离开了温学士,找其他熟人交际去了。

现在翰林院人数扩张后,不像原来那样“一团和气”,就出现派系了。

大体上最明显的派系是三群,第一群是传统派,以十几年前、甚至更早的入翰林的老人为主。

第二群人,就是供奉派,就是有机会去西苑入直、给皇帝写青词的郭朴、袁炜,以及围绕在这两人身边的一群人。

第三群人,就是与秦德威关系密切的一帮人,比如赵贞吉、许谷、刑一凤等人。

如果要问秦中堂怎么看,秦中堂会表示完全没看法。他秦德威已超出了这个层次,不太在乎这种低端局部小气候了。

最多就是恨铁不成钢,经常斥责小弟们不给力,不如郭朴、袁炜那帮人会写青词拍马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