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第3/4页)

其他人也很喜欢。

冉文清咬了一口,拿起甘蔗端详了几息,赞道:“原来这就是制作糖的甘蔗啊!”

鲍全错愕:“不会吧?这东西是青色的,汁水透明,糖可是红色的。”

这会甘蔗虽然能制糖了,但制出来的都是比较粗糙的红糖。

冉文清其实也不是很确定:“我看书上说红糖是甘蔗做制,应该假不了吧。”

“没错,红糖就是甘蔗榨汁所制。”刘子岳肯定地说。

从他口中得到了肯定的答案,大家看手上的甘蔗都像看到了什么稀奇的东西。

糖可不便宜,红糖好一些的要二十文钱左右一两,就是品质不怎么样的,也要十几文钱一两。

而大米也不过六七文钱一斤,也就是说吃一两糖都够吃三斤大米了。

这么一看,他们这甘蔗买得真是太便宜了,十来文钱买了好几根甘蔗,让大家都好好品尝了一番甜的滋味。

陶余感觉价格给低了,心里有些过意不去,又从口袋里掏了掏。

刘子岳看了想笑,地里的甘蔗价格能跟加工好的成品糖相提并论吗?尤其是这会儿都是手工制作,效率非常低,还有不菲的运输成本。而且物以稀为贵,什么东西在原产地的价格都会相对低廉许多。

看两个孩子捏着铜钱,满脸欣喜的样子也知道,这个价格他们并没有吃亏。

甚至除了他们这些远道而来的客人,没人会花十几个铜钱买这么几根甘蔗。

“陶管家,问问孩子们,家里的大人在不在,若是在,多砍些给我们,带回去让大家都尝尝。”

陶余点头:“诶。”

他去跟两个孩子说明了情况。

听说他们想多买一些甘蔗,小男孩的眼睛亮得惊人,朝陶余躬了躬身就拉着妹妹往另外一个方向跑了。

陶余回来道:“他说卖,回去叫家里的大人了,殿下,咱们再等一会儿吧。”

“无妨。”刘子岳笑着点头。

不多时,一个穿着短打,满头是汗,连鞋都没穿的男人急匆匆地跑了过来,隔着一些距离就给刘子岳一行人行礼:“小人见过诸位贵人,贵人们打算要多少甘蔗?小人这就去给你们砍!”

陶余说:“砍个一两百根吧,咱们带回去吃,一根给你两文钱可以吗?”

那男人满脸欣喜地点头:“可以,可以……”

说着提起镰刀就钻进了甘蔗林里快速砍了起来,生怕他们反悔不买了似的。

没多久,两个孩子也回来了,后面还跟着一个女人和一个年纪稍大些的男孩。

母子四人冲他们远远地行了礼就跑到地里帮忙,将甘蔗拉了出来,去掉外面的叶子,砍掉不甜的尾梢,然后整齐地摆放在一堆。

“可以了。”等了一会儿,陶余见有一百多根了,估计带回去每个人都能分得一截就叫住了汉子。

汉子擦了擦汗水,拖着刚砍下来的那根甘蔗从甘蔗林里钻了出来,冲刘子岳等人讨好地笑了笑:“贵人,都好了,你们数一数。”

说着,他紧张地在裤缝上擦了擦手。

陶余过去数数,那汉子就默默跟着念,女人和三个孩子也盯着。

“总共一百三十二根,一根两文钱,那就是两百六十四文钱,你算算对不对?”陶余数完后道。

那汉子不会算,只是点头:“贵人您肯定不会骗小人的。”

陶余将钱递给了他,两个侍卫上前将甘蔗分成四捆,绑在了马背上。

他家的甘蔗是真不错,大小比较匀称,有三根指头那么粗,虽然比不上后世街上卖的甘蔗。但要知道,后世的甘蔗可是经过了不断改良和优化的,古代能种出这么好的甘蔗已经非常不容易了。

刘子岳心中一动,看向男人问道:“这些甘蔗都是你种的,可是有什么诀窍?”

男人有些茫然,挠了挠头说:“也没什么诀窍,小人家里祖祖辈辈都有这么一小片甘蔗林,选最粗的做种,间隔一段距离,勤施肥浇水,除草就是。”

说起来似乎挺简单的,但他们一路走来也不是没有看到过甘蔗。

有些人家门口种了几株、几十株,都很细,跟他家的完全没法比。

刘子岳还是偏向于要么是他家的甘蔗品种更好,要么是男人的种植技术比一般人好。

“有没有兴趣去帮我们种植甘蔗?管吃管住,一两银子一个月,你的妻子孩子也可跟着去,帮忙开荒或是种菜、种地等,也管吃管住,不过银两要比你的稍微低一些。”刘子岳笑道。

他想好要种什么了,那么大一片地,种甘蔗最合适不过。

甘蔗种植相对水稻来说会轻松很多,收割的时间也比较漫长,不像水稻必须赶在稻谷成熟的那几日,必须加班加点地抢收,若是遇到大暴雨天气,稻谷还可能会发芽发霉,损失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