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装病

她心软,给他喂药

翌日一早, 天光大亮。

一夜雨水洗礼,墙檐青瓦干净透亮, 湛蓝天空一碧如洗。

只是可惜了廊前那株金桂, 被风吹的歪倒,花苞所剩无几。

江柔安颇为心疼的把歪倒的树干虬枝扶起,用绳索绑住固定。

小双递过来剪刀:“还好咱们之前晒了三大罐子桂花。昨夜里这雨下得真大。”

王嬷嬷远远走过来, 笑眯眯道:“姑娘, 小厨房里炖了鱼羹。一会儿小厮送过来,您吃一些。”

“今儿就不用给殿下请安去了。殿下昨夜宿在了军营里头。一只到现在还未回来呢。”

柔安垂眸, 睫毛遮盖住眼底所思。

殿下明明回来了。后半夜是翻窗户走的。

瞒天过海。

殿下最近愈发无赖了。

收起神思, 江柔安点头说是。

宫中,寿安宫。

宫闱死寂。一轮惨白太阳照射宫墙。红墙被雨水侵袭,久无人修葺,缝隙之间生出几株杂草。

太后头疾愈发严重。徐太医躬身把脉诊断道:“娘娘这是心思过多,忧虑所至。这方子一定要按时服下。”

太后闭上眼睛,靠在榻子前,忍受着额头前一阵一阵的疼痛难忍,心中悲凉。忧虑过多, 她怎得不能忧心呢?皇帝病成了那个样子,宫里宫外, 竟然没有一个能主事的人。

她老了,还能硬撑多久?可怜皇帝,竟然不到四十便体虚至此。

正巧静妃带着大皇子前来探望。大皇子是言帝的第一个儿子, 还不到十岁。虽然懂一些事, 实在是过于年幼。

大皇子双手捧着一杯茶:“皇阿嬷。您的头还疼吗?喝了这杯茶就不疼了。”

太后接过茶杯, 看着面前瘦小的大皇子。他已经八岁, 身材却远不及别的同龄孩子。以前的日子, 荣妃在皇帝吹枕边风已经太久了,怪也怪她,人老年迈,竟然未发现荣妃苛待皇子,这样十恶不赦的大罪,过了许久才发现。

不过好在还不算太晚。

太后抚摸着大皇子的脑袋:“皇儿乖。告诉哀家,你最近都读了什么书?”

“回皇祖母。我读了《圣贤训》《煦表》,还有四书五经。”

太后心中总算有了些许慰藉:“好好好…皇儿真乖。”

周围一众宫女沉默的忙着手里的活计,静妃立在不远处低头等待。

太后一向看不上静妃,嫌她目观短浅,胆小如鼠。

太后俯身,贴在大皇子耳侧,轻声呢喃:“皇儿。告诉皇阿嬷。这天下,你想不想要?”

大皇子只懵懵懂懂,摇了摇头:“我现在年幼,还不够资格为父皇分忧。”

太后脸上露出一丝微笑:“你比你父亲要懂事多了…皇儿乖。这天下,便是皇阿嬷送给你的生辰贺礼。在这之前,阿嬷要帮你解决路上所有可能出现的绊脚石…”

马车疾驰在山野间小路上。马蹄声阵阵,尘埃四起。

车上,谷太宰将宫里传来的密信放在蜡烛上燃烧,道:“殿下,留给我们的时间怕是不多了。”

“我心中和夫子所想一至。”

听见男子这样回答,谷太宰心中稍稍放心下来。

正要开口,一枚闪着银光的羽箭“噌”的一声,深深插.在两人身后的木窗边。李邵修眯起眼睛,令车夫加快速度。

谷太宰轻轻撩开帘子一角,观察四周,两面是巍峨高山,马车在狭窄的泥泞路上通行。

“怕是不好。”

李邵修唤来侍卫,敏锐吩咐:“速速去怀王府上!”

不需多时,马车被逼停。

一行黑衣人手持箭弩,逐渐围上来。

寿安宫。太后头疾稍感舒缓,指尖执白子落到棋盘上。对面的谋士一脸担忧:“怕是信王不是那么好拿下的。若是被旁人知道了…”

太后微笑着:“夫子谈笑了。信王在朝中不受礼控,肆意妄为,树敌无数。若是他出了什么岔子,死在路上,谁知道是谁做的?反正和哀家这个久居深宫的老妪毫无关系。”

“夫子不必担心,与哀家先下完这盘棋再说。”

对面人答是。

几个时辰后,日头西斜。外面慌忙跑进来一人。

“娘娘,成了。”

太后稍有些意想不到。只一次便成了?这么轻而易举?

那人双手合拢,脸上止不住的喜色:“外界纷纷传言信王殿下无功高深战无不胜。属下看来也不过如此。信王中了毒箭!那箭上的毒无解药,一步步瓦解人的神志心态,三月之后浑身筋骨断裂而死!”

“好啊,好…”

太后面容未变,施施然放下另一枚棋子:“哀家得去信王府上看看。作为嫡母,也得关心关心自己的孩子。”

太后到信王府后,见下人端着带血的盆子来来往往,谷太宰见到太后,立即行礼,声音悲伤:“娘娘!信王殿下路上遇险,怕是要不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