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作弊游戏(第2/3页)

而之所以要做这种事,对于一个凶手而言,似乎是自然而然,不需要解释的。

那么最早的那次行凶呢?

为了掩盖弟弟的事故的真相?为了不再被威胁和勒索?

吴非想到了那次他向李可可自首的时候,沈行火速赶来时的样子。

一切似乎被串联了起来,但还缺一项关键性的线索。

吴非一边思索着,一边在论坛上翻着帖子,试图从玩家评论留言中再次找到蛛丝马迹。

得益于《爱牢》的人气,玩家们把“吴非”之前的几款游戏作品也都翻了出来,并发表了一些体验后的repo。

吴非挨个翻开来看,点到一篇名为《烟雾试玩体验——个人向(彩蛋在文末)》的帖子时,视线不由得被吸引住了:

“因为玩过爱牢之后意犹未尽,所以又顺着开发者账号把WF大大的其他作品也翻了出来一一体验。果然和爱牢相比,之前的这些作品在制作手法和创新度上都还略显青涩。

但这部《烟雾》还是给了我惊喜,虽然全篇都如名字一样笼罩着一层意识流的烟雾,不知道制作者到底是想要表达什么,但是整个游戏中却藏着一个彩蛋,当把彩蛋碎片全部找出之后,可以拼凑在一起,这时候一切都会真相大白——

原来这部游戏的主角是一位凶案的凶手,他试图自白,试图赎罪,但层层烟雾一直阻挠着他,也“保护”着他,让他甚至忘记了真相,而他把间或回忆起来的零散记忆记录在他所能触及的各个角落,之后便又会被烟雾拉回至烟雾之后,而游戏重新开始,如同一个轮回。”

为防止剧透,在帖子的最后,帖子作者用隐藏的方式贴出了他拼凑出的彩蛋和彩蛋获取方式。

图片上,被揉皱撕碎的纸片、布条、碎瓷甚至枯叶等合在一起,拼成了一段话:

“我是一个凶手。

有什么拦着我。

它在保护我。

它也是凶手。”

……

吴非关上了帖子,打开了一直在他电脑桌面上的《烟雾》游戏。

按照帖子分享的攻略方法,吴非很快便顺利找出全部彩蛋并拼在了一起。

与此同时,他收到了一道系统提示:

“看着眼前熟悉的、你曾经亲手制作的游戏画面,有什么东西仿佛破茧而出般想要从你的脑海中挣扎

出来,你捂着头,□□起来。一幕幕画面从你的脑海中闪过,你想起了一些被人为压制下去的痛苦记忆,这些记忆的真相是……”

吴非感到自己的头一阵阵地抽痛,但他却什么画面都没看到,毕竟这不是他真正的记忆。

但此时他只能配合地演下去,他抚着头,喃喃着:“李某是我杀的对吗……最初的,真正的凶手是我……”

“沈行是第一个发现的人,但他选择替我收拾了凶案现场,并且谋害了魏某,伪造成魏某杀害李某后逃逸的假象。”

“那之后,我一直为自己杀人一事而感到恐慌不安,希望可以投案自首,但沈行阻止了我。为了平抚我的精神,他对我使用了精神药物进行治疗……慢慢的,在这种长时间的精神治疗下,或者是有意引导的,或者是无意下的结果,我忘记了当年的事情,忘记了,自己其实是一个凶手。”

没有谁回答他,没有人判断对错,关卡也仍未结束。

但吴非推断此时系统已经认可了他通过找回回忆得知了当年的真相。

而想要通关看来还是需要做到更多的事,比如找到沈行后面作案的证据来解释他行为的异常。

不过沈行后续一系列犯案的动机都已经清晰了——不仅是为自己脱罪,也是为了保住吴非。

就像当年发现李某身亡之后,为了保住爱人,为了可以继续和爱人在一起,他选择了让自己手染鲜血。

多么愚妄、自私、残忍而又自作聪明的人。

吴非已经隐隐猜到了沈行在这一关里所扮演的这个角色的目标,即使不是完全准确,也应该八九不离十。

他再次打开了论坛,接着上次看到的评论接着向下看评论:

“……

【玩家评论04】对于这种“完美”犯罪者,一般的套路之一难道不是警方分析之前的受害者的共性,然后扮演成具有同样特性的人,充当诱饵,把凶手引出来吗?有没有人分析一下这个丈夫为什么会犯案?

……”

对了,如果没有办法找到之前犯案的破绽或证据,那么故意引诱他作案并提前布局或抓现行呢?

“沈行”犯案的共性?

呵,只要他认为他和吴非的关系或生活面临了破裂了危机,他感到不安全了,他就会不择手段地消除这些不安定因素的。帮佣如此、胡克如此、王警官以及其他许许多多的受害者也如此。

那么,既然“沈行”没有出轨,他试着假装出轨来引诱对方露出破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