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章 特别调查(第2/2页)

————————————

与此同时,警局之内,一个临时成立的特别小组正在加班加点地梳理案情和他们现在所掌握的线索。

而这个小组的实际负责人正是从总部调来的两位特殊干员,王松露和李可可。

经过分析,他们的看法和当初那位老警员类似,都认为胡克本人的人际交往较为正常,没什么结仇和杀人的动机,但这桩案件的犯案手法也不像是入室抢劫杀人案——或者说凶手都没有向这方面伪装一下的意思,所以他们也从胡克近期或长期的行为入手来进行分析。

最后得出的初步方向也和之前一样——

胡克其人的行动上最引人关注的便是他在跟进的几桩案子:

首先,他们深入调查后发现,胡克手下的媒体开始炒作三年多前李某和魏某那个案子并不是心血来潮或是故意吸引眼球,而是这么多年来,他因为未婚妻之死一直追查这个案子,并认为真凶并没有归案,且和他未婚妻的死相关,做这么多都是为了找出真凶。

其次,他近期在试图用相同的方法炒作小报记者黄某被抢劫遇害一案。

最后,根据他的同事反馈,虽然不清楚他这样做的动机,但最近他还找了很多相关人士来了解当年一对青年情侣不幸被一个在逃通缉犯杀害一案的相关内情。

王松露在会议室的白板四角上分别贴上四起案件的被害人和凶手资料,分别是:【李某——魏某】、【黄某——抢劫犯】、【情侣——通缉犯】、【胡克——?】。

贴完后他转身道:“首先我们可以用假想的思路来分析,我们假设凶手的确是因为胡克在查这些案子所以才要下手除去他,则凶手必定会是这些案子的利益相关人,可能会因被害人胡克的举动遭受很糟糕的后果,才会不择手段去行凶。但是之前的三个案子都是已结案的,那么可以继续假设,这些案子中至少有一个是有问题的,我们可以依次进行分析。”

“最早是李某的案子,这起案子前不久才经过袁警官复查,并已经向大众通告案情结果无误,那么假设其真凶另有其人,这个人也大概率不会选择在这时再出手除掉胡克。所以此案的嫌疑较低。”

“此外是黄某和青年情侣的案子,一个是刚结案不久,一个是已经结案三年,都是胡克现在正着手在查的案件,所以这两个案件的嫌疑相当,都有真凶为阻止胡克继续查下去,或得知胡克已经查到了什么线索而灭口的可能。”

“想到这里之后,这条思路似乎已经不能再提供更多的线索,但是我和可可调查时偶然发现这两桩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案子还有其共性,那就是他们的凶手全都是已经在通缉的、有过恶性案底的犯人。”

“而胡克之前的行为动机都很明显,就是找出李某和魏某那桩案子背后的’真凶’,所以我们开始从另一个思路入手,就是假设胡克查这两桩案子也不是心血来潮,而是同样为其目的所服务。”

“按照这个思路,我们开始分析梳理这几桩案子的情况,寻找其共性,然后有了有价值的发现。”

“首先,这些案子都是胡克查过的。”

王松露拿笔把前三个案子都和胡克的资料连上黑色的线。

“其次,李某和魏某,以及黄某的案子,都有袁警官负责过。”

王松露拿出一张袁三胖的照片,贴在这两起案件资料的中间,并连上线。

“以及,我们发现了一个人,他和胡克认识,和李某及魏某是同学,并且那对情侣中的女性受害者曾在他的家中做过家政,和三方受害人都有一些联系。”

王松露说着,拿出另一张照片,贴到了白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