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第3/4页)

越是难舍难分,越要下决心,梁霁月回头看了看,准备回去。

殷鹤成却突然道:“明天我和书尧过来送您……”

最终他还是松口了,只是他话还没说完,黄维忠带着人匆匆忙忙开车赶了过来。黄维忠是知道梁霁月身份的,这样贸然过来定是出了什么事。

顾书尧有一种不好的预感,果然黄维忠下了车便道:“少帅,夫人,不好了。老司令快不行了,老夫人问您在哪,要您赶紧回去。”

听黄维忠的语气便可以知道情况有多糟糕,殷鹤成和顾书尧即刻上了车。梁霁月只在一旁站着,目送他们离开后,便独自往回走了。

霞光滔天,映在她的素色旗袍上。她抬起头,夕阳渐渐沉了下来,落到对面的山后去了。就这样看着看着,她的步子不知不觉停了下来。

那一边,司机尽可能地开足了马力往回赶,殷鹤成和顾书尧心里惴惴不安,顾书尧觉得十分意外,明明他们从帅府出来时,殷司令睡的还安稳,怎么突然就这样了。如果真的回去晚了,这会是一生的遗憾。

好在,最终还是赶上了殷司令的最后一面。像是一定要等着儿子回来,殷司令明明只有最后一口气,却还是挺住了。

殷司令卧室里外站满了人,一见殷鹤成和顾书尧回来,便自觉让出一条路来,即刻有人往里通传:“少帅回来了!少帅回来了!”

殷老夫人坐在床头,忍着眼泪忙向殷鹤成招呼,“雁亭,快过来,你父亲有话跟你交代!”

殷鹤成和顾书尧连忙赶过去,殷司令见儿子来了,颤颤巍巍伸出手去,用尽力气紧紧握住儿子的手,吃力地说出了最后一句话:“燕北六省你得给我守住了!”

“好!”殷鹤成郑重答应,殷司令那双沧桑而浑浊的眼才终于阖上。

身边渐渐有了哭声,望着这样一位戎马半生的老人顾书尧也落下泪来。

殷鹤成将父亲的手放回被子中,眼神由涣散渐渐变为坚定,有应了一声:“好。”

殷司令一过世,殷鹤成便越发忙了,殷司令虽然早就已经卸任,但他的生死仍有许多人关注。他甚至连悲痛的时间都没有,傍晚的时候先召开了内部高级军官的会议,重新安排了布防,才正式对外发丧。

老夫人因为殷司令离世悲伤过度也病了,接连出事,帅府里忙作一团,顾书尧也是到了晚上的时候才记起来殷鹤成答应送梁霁月的,可眼下定是不可能的。顾书尧于是交待了几位侍从官,嘱咐他们代她和殷鹤成去送梁霁月。毕竟出了这样的事,梁霁月定会理解的。

然而第二天上午侍从官从盛州港回来,对顾书尧交待:“夫人,您没有记错时间吧,港口那班轮船没有见到人。”

这个时候帅府里已全是吊丧的人,顾书尧忙着招呼和守丧,便也没有多心了。只是在送来的那一排排花圈和挽联中,顾书尧突然在灵前看到了一束没有写任何名字的菊花,那一束花就那样安静地摆在角落里,寂寥无声。

吊唁那天,长河政府、南方政府以及外国那些大使馆都派了人过来,除了日本。

这些日子以来,长河政府和南方政府之间的明争暗斗就没有停过,两方都忙着拉帮结派,战事似乎无法避免了。

殷鹤成和父亲感情深厚,却也不能过多的表露,既要招待吊唁,还要加倍留神处理军务。顾书尧在一旁看着心疼,便尽力地替他处理帅府中的事情,以及帮着他去应付那些别有用心的人。

殷司令的丧事加上之后的一些琐事,前前后后一个多月才处理完。或许是劳累太多,又或许是最近天气又冷了些,顾书尧这段时间总是说不上来的不舒服。直到一回厨房里送过来涮羊肉,顾书尧才吃了一口,便吐得干干净净。

帅府上下还在为殷司令的事情操心,殷鹤成也外头也忙,都没有注意到顾书尧身子不好。倒是顾书尧察觉到不对劲,让颂菊去请大夫过来。

而殷鹤成自从殷司令过世后一直都郁郁的,他虽然二十四岁那年就代替父亲处理军务,可殷司令那时还活着,即使中风瘫痪也于无形中给了他支撑,而如今他真的是父亲亡国、母亲出离的孤儿了。

而现在长河政府的官员趁着吊唁的名义几次三番到帅府来,声称方中石不遵守约定,暗中在交界之处布下兵力,希望殷鹤成能派兵支援。与此同时,另一方也在暗中联系殷鹤成,说辞是穆明庚和日本人私自勾连,准备卖国求荣,希望殷鹤成能与他们一起卫国锄奸。

因为这些事情,殷鹤成很晚这几日才回帅府,他回来的时候顾书尧已经睡下了。顾书尧原本想等着殷鹤成回来的,等得太久了便睡着了。她半夜醒来才发现殷鹤成回来了,办公桌那边灯还亮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