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第4/5页)

杜衡给几个小孩子擦了擦汗,看了眼约莫五六岁个儿高高的生脸小崽子,他问冯小虎:“小虎,这位是?”

“他是小世子!京城过来的!”

杜衡眉心微动,露出了慈爱的笑容,招手让下人给小孩子们准备些适口的吃食。

......

“王爷来了?”

冯万河正在驻地上操练新兵,看见赶着来的杜衡,他扬起浓眉:“杜知县日理万机,稀客啊。”

杜衡知晓冯万河在故意阴损他,也没生气:“小官倒是常来,只不过将军不在驻地上而已。”

冯万河没回话,只擦着抢道:“王爷已经走了。”

“走了?”杜衡诧异:“怎就走了?”

冯万河幸灾乐祸一般,抬头看向杜衡:“怎的,怪我没提前通知你王爷要来,错过了拍马屁的机会?”

“我不是拍马屁的料子,冯将军心里没数嘛?”

两人谈话乍然一听仿佛唇枪舌战,不过实则是已经混的再熟悉不过了。

冯万河道:“王爷日前来驻地巡查,查检完便走了,我本欲是让你去拜见一番的,毕竟先时你不厚着脸皮说王爷对你有知遇之恩嘛,不过王爷不愿兴师动众要地方官员接驾,没让你来。”

杜衡应了一声,也好,他原本就不喜欢迎接上头的检查,春耕事情多,哪里有这空闲。

不过六爷昔时确实对他有知遇之恩,且为了地方上的事情好办,他还借过人家的名头,地方小官儿一辈子能有几回机会见六爷这般皇亲国戚,想着机缘来了秋阳县,合该当好生招待一番的,不想却没这个荣幸。

冯万河听他的意思,又继续擦着抢:“来日方长,总有机会再见的。”

杜衡没深思冯万河意味深长的话,只当是他良心发现宽慰了一句。

“王爷既是已经离开,那作何小世子还在县里?”

“六爷下巡带了小世子出来见世态,舟车劳顿小孩子身子跟不上,让世子在县里休养些时日再回去。”

杜衡了然,冯万河是燕呈玦的亲信,孩子放在他那儿养几日倒是不足为奇。

他微微叹了口气:“哎呀,既是没荣幸招待王爷,那招待一番小世子也算是尽小官的心意了。”

冯万河嘁了一声:“马屁精!”

五月里,新地上的作物发出了嫩芽,今年秋阳县开了不少荒地,出了城一片郁郁葱葱的景象,旷野水田农地比昔年多了不少,夏时田野间的庄稼长起来,更是显得葱茏生机。

庄稼人看着这态势,都十分的欢愉。

为此五月初五的端午节格外的热闹。

县里白日赛了龙舟,夜里还有花灯祈愿。

杜衡和秦小满也一道去看了热闹,县里少有节日像这么欢庆。

小崽子们也在外头看了花灯,意犹未尽,回了园子也提着漂亮的灯跑来跑去。

冯小虎和燕沅也在内宅里顽着不想回去,想着是节日,杜衡也由着孩子们高兴。

白日信使送了几封信来,杜衡前去观了赛龙舟还没得空看。

回到家里,他方才把信取出来预备看看。

虽是没有读信的内容,但他也大抵晓得是因何事而来的信件。

春闱殿试结束,年尾巴上他送了祝信出去,而下定然是来回报结果的。

“哎呀!堂哥又没中。”

秦小满率先看了家里过来的信件,读了一半就叹出了声:“太可惜了,先前耽搁了三年,又准备了三年,没想到竟然还是落榜。”

杜衡凑上去看了一眼,信里说到了秦之枫差三十名上榜。

“会试本就不易,多的是不惑之年也没考上的举子,之枫堂哥此次尚且算头一回下场,没中也没甚么。这是陛下上任的头一年春闱,堂哥能取得这个成绩也已经很是不错,若是下回再试,机会当更大。”

杜衡又拆了另两封信,一封是游豁送来的,一封是穆惕,上回春闱两人均上了榜,只可惜朝中作乱而白害他们苦等了又三年。

倒是功夫不负有心,两人此次均已中榜。

“信上提到穆师兄授官于徽州淮宣县上做县丞了,游师兄留在了京都,任职在兵部。”

秦小满挑起眉:“县丞?那不是官阶比你还低一等!”

杜衡把信折好放回去:“傻哥儿,徽州是什么地方,那可是当朝数一数二的富庶之地,一个县城都快抵上清贫些的府城了。这淮宣县是个繁华的大县,当地村落形成的村镇跟秋阳县一般大了,虽是官阶为八品,可那般任地可是旁人求都求不得的。”

“做个三五年的很容易就调回京了。”

秦小满微吸了口凉气,果然还是自己见识短浅了些。

“信上说穆师兄只是二甲榜,没想到进士这么好。”

“也不尽然都好,得是看人脉。去年穆师兄来信不是说成亲了嘛,老丈人乃是翰林学士,他此番不负众望金榜题名,岳家自会提携替他疏通一二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