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第3/4页)

“府城来公函了!”

杜衡听到这话当即站起了盛,也不顾斥江岂冒失了,连忙把信接过来。

然则送来的却不止单单信件,竟还有一封文书。

杜衡微微提了口气,既来了公函,那说明先前他所求之事成了,上头若是回绝,也就只会回信,不会下文书来。

他连忙拆开,果不其然,上头已经答应了锦团府囤兵地选在秋阳县!

两封回函分别是知府大人和威平将军的,杜衡没想到威平将军还亲自给他回了信。

“太好了,太好了!”

杜衡看着公函上武官粗放的字,一时间觉得比看状元郎的文章还要让他赏心悦目起来。

“江岂,你,你立马去让礼房出一份告示,让县里的百姓都晓得朝廷要下驻囤兵,再略提一笔鼓励男儿参屯做兵。”

事情既已经定下,先把消息放出去,一则老百姓会更为安心,二来震慑山匪,三者也好让秋阳县里的人知晓有囤兵一回事,如此心中有所考量,待将军一到便可前去报名。

不论威平将军是为了百姓,还是因为和知府商定秋阳县本就适合做囤兵地而最后选定秋阳县,他作为一县知县都应该鼓舞百姓积极的配合将军的公务,否则也枉为将军此次同他行了个大方便。

上头选定了地方,事情办的也是雷厉风行。

十月初八一日,威平将军便带着士兵抵达了秋阳县。

杜衡原本是不喜欢带着官吏前去城门口迎接上官那一套的,这当儿本就是县里忙的时候,不过他还是一改心态一大早就前去城门口接应了人。

囤兵不在县里驻扎,而是在县外三十里外的飞霞地作为囤兵地点。

兵未进城,而是直接先派遣去了囤兵地,只有威平将军带着几个随行前来衙门过办文书手续。

城门处远就能听到马蹄飞踏的声音,很快几道魁梧的身影便落入人目中。

县里的老百姓也是头一次瞻仰到一身盔甲,浓眉大目的将军,与之过年时大门上所贴的门神当真还有些神似。

“下官杜衡携县中官吏恭迎威平将军。”

武夫多不喜文人,冯万河立在马上垂眸看向底下行礼的杜衡,见其面若冠玉一派读书人之气,登时便没多少好脸色。

他原以为这秋阳县知县乃是个留着胡子腆着肚子的中年人,倒是不想如此年轻。也怪不得齐开胜那老儿美言让他驻守秋阳,原则是这小知县对了他的口味。

倒是不知王爷赏识,又几分真假。

进县里冯万河匆匆过完朝廷的手续文书,拂袖就要前去驻地。

杜衡连忙道:“将军舟车劳顿,不妨在县衙歇息片刻喝盏茶稍作歇息。”

“秋阳无囤兵驻所,需得囤兵自建。”

冯万河带着战场杀冷之气:“本将军会在此处闲坐吃茶而让手下的兵劳建所?文官一贯喜这些琐杂虚礼,本将武馆粗莽吃不来甚么好茶。”

“是下官思虑不周,还望将军勿要见怪。”

本是例行公事的好意,没想到换来一通雷厉般的呵斥,杜衡却也只能立即告罪,又周全道:“下官这便遣人协助将军建所驻地。”

冯万河盔甲相碰,发出冷鸣,却并不领杜衡的好意:“你且还是先行管好自己县中的事务罢,不与驻兵徒增麻烦便是最大的协助。”

言罢,冯万河不等杜衡言语便大跨着步子而去。

县衙里一众接待的官吏皆是掬了把汗,这威平将军官职从五品,当真好生威严,气势压的人大气不敢出。

诸人被吓唬住,只揣摩往后囤兵在县里的日子只怕是不好过了,唯江岂心中暗暗不乐,回到理政堂便道:

“威平将军当真好大的官威,大人不过是例行公事好心邀他吃盏茶,他倒是摆着一派清正威武的模样,好似大人多腐败一般甚是瞧不起眼。”

杜衡原本神色有些紧,听着江岂给自己打抱不平,笑了一声。

“威平将军一个上过战场的将士,官从五品,足足比本官高出四阶,他想不给谁好脸色自可不给谁好脸色,本官这般末流,如何还能指望上官和颜悦色。你这话在本官面前说说也就罢了,可不许到外头多嘴横生是非。”

“小人知晓这些,只是心头替大人委屈。”

杜衡吐了口气,他倒是顾不得什么委屈不委屈,心中只有县里的繁杂琐事:“本官看威平将军这态势是不打算出兵帮本官一同剿匪了,不过有了囤兵坐镇,好歹县里往后也安生许多。”

江岂忧心道:“可想囤兵前来的首要目的不就是为着剿匪一事?”

否则地方官员谁愿意来个粗莽的武官在县里驻着,且还官高己身,不时受到打压。

杜衡看向江岂:“他看不上本官不愿意出手也就罢了,但也总不至于谁都瞧不上吧。”

他把江岂喊到身前,与之耳语了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