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第3/5页)

马车在安平街的百善食肆停下,听说是县里生意最好的一间食肆。

杜衡牵着崽子到食肆里时,正是晚间热闹的时候。

车马在外头就真听到了内里的喧闹,伙计跑的没歇脚的。

杜衡跟秦小满在门口也没慌忙着,待着伙计过来招呼,喧杂声中,柜台前的算珠被盘的噼里啪啦清响,倒是别有些吸人耳目。

他微微偏了偏头,柜台前的算账先生竟是个年轻人,十指拨盘快的让人眼花缭乱,伙计拿上来的一大叠记账单,不过须臾就算写出了结果回给了伙计。

“江账房,你这一手的算账功夫好似比先前还厉害了,可比那干了几十年账房的先生算的还快的多。”

“我近日特地在练学算术功夫,又得了些巧,算账的也就更快了些。”

“江账房算账已然数一数二,竟还这般上进学算术。”

姓江的年轻账房偏着脑袋同他闲侃的客人道:“县衙门口的布告栏里不是出了告示,说衙里要招两名主簿,我也想去凑凑热闹。”

“那可是好差事儿啊,衙门里吃的是公家饭,又同县太爷走的亲近,虽是月俸不多,但那也比在外头看人脸色挣点散碎银子强啊。”

“就是这个理儿咧,要我能成,我爹娘保管高兴。”

话音刚落,一道声音介入其中:“江岂,你连个童生功名都没得,还指望着进县里做事儿?”

“若是给县太爷做个轿夫扇郎的指不准儿还有些指望,只是咱这县太爷素俭不招揽这些人。你还想着前去应招主簿,也不瞧瞧自己几斤几两,让人笑话秋阳县没人了。”

那同账房侃话的男子看见插话的人,虽是不愉人这般没礼数,但还是扯了个笑招呼:“魏秀才。”

男子扬起下巴,敲了敲柜台:“听见唤我什么没。你且老实本分把守着这柜台把账算明白吧。”

账房年轻有些急躁,虽是这般受人欺辱想要回敬过去,可堪堪一思便晓得小老百姓跟人斗不得,也只得道一句:“魏秀才说的极是。”

“瞧什么呢?”

秦小满戳了杜衡一下:“伙计问往哪儿坐。”

杜衡回过神来,又恢复温和道:“带着孩子在堂间吃有些不方便。可还有雅间?”

“有的,有的,几位楼上请就是。”

一家四口上了楼。

杜衡才拿过菜录,承意赶忙就跑了过去,站在杜衡身侧埋着脑袋瞧:“爹爹,哪个才是冰酥圆子呀?”

“喏,这角上写的四个字就是冰酥圆子咯。”

杜衡把菜录递给伙计:“西湖醋鱼,炝炒鲜肉,炙羊肉和青碧时蔬各来一份。再者你们食肆的夏饮宴有些什么?”

“拢共有四叠吃食,汤饼一叠,槐叶冷淘一叠,以及甜碗子与冰枕果子。”

杜衡道:“可把汤饼换做冰酥圆子?”

“成。”

杜衡看向秦小满:“那就这些如何?”

“行,再多了也吃不下了。”

承意和澹策见吃食都点好了,乐呵的在雅间里跑来跑去。

门一关,秦小满也坐得闲散了身子:“承意快满五岁了,我瞧着那些大户人家五岁的孩子都已经会写字作诗,承意虽然是个小哥儿,但家里又不缺孩子读书的一点银钱,还是让他读书识礼的好。”

“我原本想着你这个做爹的学问不小全然也是足够教孩子的,但上任以后公务繁忙,总不得那么多空闲,现在承意会的还是去年你在落霞县里教的那些。”

杜衡闻言把已经站的高高的承意搂到了跟前:“我也有心让他读书,先前总觉得孩子还小,不想让他没时辰顽乐自己的,而下快五岁了,也确实可以慢慢受点教。”

他们家既入了仕途,今也有了一点官身,后世子孙定然是要好生教导的。

孩子若是不知书,不识字,虽大环境下也不会有谁嘲笑,但多些本事在身上那也多一项傍身本领,出门在外也能让人知之教养。

要想经营个书香门第,子孙后代的定也要有些学识的。

杜衡和秦小满虽然都是良善秉性之人,可以对孩子言传身教,但一个是乡野出身的小哥儿,一个又是商户出身,自是不如那些个累世官宦人家通晓的礼数多,还得要专门的人教才成。

“承意愿意读书吗?”

承意点点脑袋:“爹爹给承意买了冰酥圆子,承意愿意。”

杜衡点了一下小崽子的鼻尖:“你这个贪吃鬼。”

秦小满道:“那是送到外头去,还是请人来家里?”

澹策盘腿坐在桌子一头,一巴掌下去拍碎一颗花生,粗手粗脚的把拍碎成几瓣的花生从灰灰里捡出来放在一边,准备给承意吃的。

一知半解的听到秦小满的话,一骨碌爬了起来冲到承意身前,张着胳膊把承意拦在身后:“不能送哥哥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