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第3/4页)

他便定了一间客栈住下,拿了半日的功夫前去巡了巡两间铺子。

而下剩余的时间他就在客栈里翻翻书,大选不同于科举考试,由笔试和面试两项考核组成。

杜衡先前没有过选官的经验,每回选官的准则也并不相同,外头便未有系统性的教学过怎么应对选官,倒是有些年纪大点的举子有些应试的经验,可今是竞争对手,谁会愿意同你推心置腹。

他从秦知闫那儿讨得了些许的经验,又早早的置买了些关于水利,修筑等一系杂书看看。

既是选的地方官员,想来文章不会考的太多,当更多从政治、经济、文化三项实际问题出发。

二十日一早,前来参选的举子便早早的到了府衙外,等受传唤前去受考校。

杜衡到之时,外头已然人头攒动。

前来的举子比杜衡想象中还要多,不过大抵上是上了些年纪三十出头的举子,像杜衡这般二十几岁的到底还是少。

他草草数了一数,估摸有百余人,积年累计下来的举子不会少,若是没有年龄做限制,只怕前来的人还会更多。

大抵是戌时,府教谕前来把众人领进了会堂。

府教谕同诸举子道:“此番考选为面考,诸位抓阄按号受考,三位大人询问的考题为三五道之间。预祝诸位面考顺利。”

教谕话毕后,微微嘈杂了片刻:“此次独只面考不做笔试了?”

“不知会问何考题。”

“但愿不是头一个应考才好。”

杜衡也有些意外,竟然只面试。

不过须臾,教谕端着抓阄盘出来,诸人自行成队,有序抓阄。

杜衡随意摸了个纸团,他迅速展开,接着看着上头的序号不由得陷入了沉默,这手气。

“肃静,一号考生前来做准备。”

杜衡默默的带着自己的相关手续和功名文书上前去,一应抓阄的都松了口气,幸好自己不是头一个进场试水的。

等待传唤的时间里,杜衡自我安慰,打头阵也有打头阵的好处,那便是没有时间紧张忧虑,径直便上场了。

杜衡见着屋中此时已坐了三位考官,他只认得一个本府知府齐开胜,另外两个都认不得。

三名主考大人,旁又三名录言小吏,六双眼睛看过来,还是让人挺有些压力大。

齐开胜似乎对杜衡还有些印象,不着痕迹的扫了他两眼,似是有些诧异他怎么也来应选了。

紧接着便有小吏将杜衡的身份信息户籍一系呈了上去,虽在县上的时候就已经报了名,府衙也少不得提前把应考举子的信息先调了过去。

但现在面考也是要再做核对检查的。

三位主考拿到身份信息后,方才的小吏才逐一介绍,中位主位的乃是陛下的兄弟平南王,左位上的是朝廷钦派的翰林官差,右位上的是知府齐开胜。

杜衡也是意外,早料此次选官严格,没想到皇帝竟然下派了王爷和翰林官员,可见陛下对地方也是十分重视。

“可是叫杜衡?”

杜衡恭敬道:“回禀大人,考生正是。”

翰林官差道:“原地缓慢自转三圈,再露出手脚来。”

杜衡按照考官的要求做,转身的同时,考官也随之提笔写画。

这是查看应考者的体态外貌,若是面目可憎,带有伤疤破相,气质猥琐等都是要被扣分或者免考的。

过了头一关的体态后,知府率先发问:“适逢天灾,朝廷下放了一批粮草至县城救济灾民,然有民能所温饱,却占取朝廷之便,伪装前往粥棚骗取救济灾粮而屡禁不改。是矣,若是你作为一县之长,你当是如何迅速而有效制止此行径?”

杜衡微微一默:“其一,考生当加强巡防,抓一严惩以儆效尤;其二,吩咐厨役降低灾食口味,以成粗鄙难哄入腹之食,能温饱者必嫌粗鄙不愿再占取便宜,真正饥困灾民则不会嫌粮食粗陋,如此方能达到灾民果腹。”

一直未曾开口的平南王忽而抬眸扫了杜衡一眼:“狡诈之法。”

杜衡心下一咯噔。

“不过倒是实际,符合地方治理,比之秀面文章功夫可用。”

杜衡又松了口气,不熟考官的秉性,着实是很容易触及霉头。

紧接着,翰林又发问:“若是任官县上,你当先兴何业?”

“考生当是因地制宜,实地考巡方可得答案。不过农桑耕种是乃首选,民以食为天,苍满方可兴业。”

翰林未置可否,只又做了写录。

“本王查阅了你童考院试和乡试的成绩,倒也出众,作何前来参选而未继续待春闱会考?”

最后是平南王发的问。

“科举入仕便是为了报效朝廷,为民做事。而今大选为地方筛选官员,又何尝不是为民为朝廷的机会。既有机遇,考生不负机遇。”

平南王听完,徐徐收了录纸:“今便到此,你回去等候通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