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第3/5页)

这些日子吃了睡,睡了吃,几乎是没有干过什么活儿计,又是补药又是隔三差五的肉食,他赶紧自己好像长了好些肉起来。

且再如何嗜睡睡的多了也觉得睡不着了,出门做点小生意恰好是舒展了骨头。

他露出来的一双眼睛神采奕奕,不觉得冬日冒着严寒出门做小生意糊口多辛苦,反倒是充满了期切。

鉴于上回摆摊子的经验,杜衡提前到县城里摸了摸路子,最后在一条不用缴纳摊位钱的街道上选了个位置。

两人是从村里进城来的,再早也早不过县城里做小生意的住户,到老南街的时候街市已经热闹起来了。

蒸笼大锅都冒着白色的蒸气,卖早食的摊子早已经支开,前去吃面条喝热茶的人不少,原本嘈杂的街道更多了一分烟火气。

街道两旁不乏有做小推车生意的,不绝有卖煎饼烤地瓜,都是些简单的小吃食,倒是让人平添了些安心。

杜衡把定做的小推车从牛车上搬了下来,他们家的小推车有左右两个锅炉,一个是深口的,一个是较浅的大敞口。

深的用做卤味,浅口炸点小吃。

一早就在家里烧过了的卤汤就在那深口锅里,在炉子底下放点炭点上,锅盖盖严实。

锅里的卤水烧开以后,合着卤水一块儿放在里头的鸡脚还有猪下水就散开来了,这都是昨儿个就卤的差不多的吃食,今儿热着随时能卖。

冬日里谁都爱吃一口热乎的,捞出来冷冰冰的就是再香看着食欲也大减。

炉子里的火不敢大,把下水煮化了就不成样子了,眼见锅里沸腾杜衡就转了一点炭到浅口锅炉那头。

浅锅里装的是半锅的清油,火给温着,有人来买吃食可以及时的下锅炸,也不必等太久。

卤锅里调了卤味香料不得了,盖着盖子汤沸腾了隔得老远都能闻着香味,暖呼呼的肉料混香,一下子就能把人吸引过来。

“卤味?都有些什么吃的?”

杜衡摊子还没完全摆开就见着有人寻着香味过来,连忙放下东西揭开盖子,登时一股白茫茫的热气扑出,浓郁的香味也跟着四散开来,前来询问的路人更是被香的一个趔趄。

“鸡脚,猪下水都有。”

杜衡用锅铲在深口锅里搅动了一下,挑起了几坨被卤的金黄的下水起来,清洗的极干净的肥肠弹动了两下,撩拨的人心也跟着发颤。

“我们小摊儿的卤味是十五文钱一份,下水一样会切点儿,鸡脚的话五文钱一个。”

男人见着如此吃食走不动道:“弄一份儿猪下水试试。”

“好。”

秦小满已经在摊子后头摆开了三张不大点的小桌子,只能坐下几个人。

这样的小摊儿,确也没有指望生意好的能坐满人。

杜衡麻利的捞起肥肠心肝肺等一系下水,小满也过来,先在寻常吃饭的陶碗底下铺上几片卤过的笋子和莲藕在底下,杜衡切好的猪下水就刚好放在上头,末了再淋上小半勺子热乎的卤水汤。

一碗碟的卤味端上桌子都还在冒着热气。

男子闻着香味都舒坦,觉得光吃这卤味都糟蹋,搁旁头的面摊儿上又要了一碗素面吃。

“县城里的人就是兜里鼓些,早食一顿饭,面条六文钱,一碗卤味十五文,合计就的花销二十多文。”

秦小满在杜衡旁头帮忙把准备来做炸食的材料给端出来,悄悄跟杜衡说了一嘴。

杜衡回头望了一眼:“县城里自是比村户人家条件好些。”

秦小满笑了笑:“那等咱们有钱了以后也住县城里来。”

“好啊。”

杜衡把准备的小鲫鱼放在推车上头,今儿准备用来做油炸食的除却小鲫鱼,还有大些的鱼块,豆腐干,猪肉条;素的有地瓜丸子和地瓜条。

这些肉啊菜的提前就该腌制的腌制,做泥的做泥,而下有人要裹了淀粉就能下锅里炸。

小鲫鱼鱼块还有猪肉条已经提前炸好了一部分,有人买的话丢油锅里复炸一遍一样酥脆。

他们这样能卤又能炸的推车还是头一个,确实新鲜吸引人,不多时就有人问着上来了。

“都是十五文一份?那我不要小鲫鱼换做鱼块吧,我不喜小鱼刺。”

“那能不能卤味和炸食混做一份?”

“这酥肉好香啊!比酒楼里的都要酥脆些!鱼块也是金黄,光瞧着也觉外酥里嫩。”

小摊子上吃食样数多,选的人也就更多了,杂七杂八的问题层出不穷。

杜衡性子好,一个一个都解答,有条不紊的忙活。

卤味和炸食都是定的十五文一份,虽肉眼瞧着油炸的吃食当要更贵些,但杜衡早就算过,做卤味的香料一包配下来,价格也不会比清油低多少,其实两厢的成本而下是差不多的。

一份吃食由他来配,荤素都有,自是不会指着贵的给配一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