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第2/5页)

程绍到达郡城继任大将军后,也接手了在固北军的程家军。

她训练出来的五十个护卫,本身也不过接受了三个多月的训练,还需要每天加强训练,也需要分出来一部分在西宁镇训练警卫,还抽调了几个人陪着阮嘉麟到处跑。

剩下的人都在从程家军里挑选合适的人出来训练,往后才好分到其他军营去做教官。

顾姝窈身为将军夫人,在程绍大将军位子还不那么稳的时候,肯定不能跳出来以将军夫人的身份训兵,她目前主要精力都放在武器研发和军备武装上面。

学院这时候建好是个好事情。

“这样,学院分为两个部分,其中一个部分负责启蒙,征调西宁镇的夫子来教导他们认字,另一个部分由我来教,包括但不仅限于医学、数学和物理化学。”

苗婉自然没有不同意,还喜滋滋的,“人家都说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你狠狠操练他们,争取早点培养出几个技术性人才,让他们早点接手工厂的活计,咱们躺着天上都能掉钱。”

其他三人:“……”就,你苗世仁的性子是一点都不藏了吗?

具体要怎么对敌,苗婉是不懂的,她自认为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情,所以过去她一直在折腾美食和美妆,对于自己不懂的地方,急得嘴唇长泡也不会轻易动手。

在这种以她为中心一呼百应的情况下,她要是做错了事情,连累的人太多了,西宁镇被火烧就是个例子。

因此即便是抠门,顾姝窈要银子她就给,她只负责自己懂的事情。

时任吴国公时的朱元璋门下朱升提及,想要赢,广积粮高筑墙,苗婉觉得很有道理,就不遗余力去做。

阮嘉麟带着阿墩和剩下的昆仑奴一起,与程家护卫组成了商队,带着西宁镇所有的货物往江南出发。

程绍派北营的郑远带着一部分人,也同样将西宁镇一部分货物运回京城,交给乔盛文来打理。

至于煤炭资源和杜仲树都很丰富的临华县那边,乔瑞臣亲自跑了一趟,买下了大片的山林,并且用西宁镇的货物换回了许多煤炭,起码军营冬天保暖不会成为问题了。

烧炕的灶头用起煤炭来还是很节省的,晚上只需要一点点煤炭就能保证炕热一晚上。

是的,在宣和十一年秋之前,西营和北营的大部分将士都快忙飞了。

他们又要巡边,又要出外勤,还要负责带领百姓起城墙修路,自己营地还要小范围搬迁,然后起营房宿舍,甚至还得接受大将军安排的训练。

最让他们心酸的是,起好了宿舍,他们最多就能住到过完年,明年就换其他人来享受了,他们还要回到郡城或者被打发去安永郡,继续住帐篷。

还不知道多久才能都普及宿舍,即便是普及了,他们还得再盖一回,总之,在还没大冬天窝在炕上吃包子之前,说起来好些将士都是一把辛酸泪。

至于西宁镇和周边村落的百姓们,也是痛并快乐着。

快乐的是,即便是最穷的人家,欠着房子的工分也在秋收之前还完了,甚至还能顿顿吃得起肉,天天都拿得着工钱,家里孩子甭管男娃女娃,够了八岁就能送去进学。

真是做梦都没想到能有这么好的日子过。

可痛苦也是真的苦,工分全都是拿汗水和脚底下手心里的泡换回来的,那一天比一天高的城墙,还有越来越宽越来越平整的路,都是他们跟搭窝的燕子一样,靠体力换来的。

等到五个区建设好以后,西宁镇突然就多了很多工作机会。

坊丁被改称为警卫,只要是身家清白,通过考核的西永县百姓,都能来应聘。

制碱厂、制衣厂、制胶厂、砖瓦厂和分出来的玻璃厂,都大量聘请流水线工人,只要通过核查和考试,都能上岗。

因为这些职位全都是工分底薪加真金白银提成,非常受人欢迎,甚至有很多西永县的百姓都想要来西宁镇定居。

只要工分达到一定标准,西宁镇还给免费看病拿药,免费读书识字,到一定年龄后,还会发养老钱,这样的好事儿,真是听都没听过。

连西平郡的百姓听了都动心,这些工作岗位可谓是被抢破了头。

西宁镇的百姓卷生卷死好不容易抢到活儿,两班倒还不够,还要上夜校识字,若是考试不及格达到三次,就会被辞退。

以前吃不饱穿不暖的时候,大家累的是身体,现在就是身体累,脑子也累,就只有心窝子塞得满满的,格外舒坦。

至于西平郡那边,有土豆在,程绍将摄政王伸出来的手直接打回去,迅速收拢固北军,并且定制了新的轮值法子,并且打乱各营地以千夫长为单位的长官制度,用短短半年时间,就掌控了十五万固北军。

“啥叫长官制度?”苗婉抱着淘淘嗑瓜子的时候,问乔瑞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