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启动!常规赛征程(第3/4页)

巨大的话题性,足够让热爱滑雪的观众议论纷纷,进而在杭峰不知道的地方,不知道诞生了多少喜爱他的团体。

大概,50以内和50以外,最根本的差距就,是前者不再只是关注度,而是有人自发的在为自己喜爱的选手宣传,甚至刷爆各种话题。

杭峰不知道国外的情况,但有一点很清楚。

他又双叒叕登上了国内各大媒体平台的热搜。

他人不在国内,他的比赛成绩却已经被网友热议,各大主流媒体第一时间就给了他一个头版头条,要知道上一个体育头版还是梅西签约阿根廷的新闻呢。

去年这个时候,杭峰才初出茅庐,在国内第一次迎战国际选手,在野雪挑战赛上拿下第二名的成绩,即便王会长主动联系,最终也只不过在媒体网站的角落,占据了一个小小的位置,处于一个无人得知的菜鸟阶段。

今年,在华国他至少有了和这位国际巨星,出现在同一个板面的资格。

看着自己终于冲进50的排名,杭峰疲惫地捏了捏鼻梁。

能在一年的时间,得到这样的成绩,毫无疑问杭峰是幸运的,有些人在体育赛场上奋斗十多二十年,恐怕都积累不到杭峰如今的人气。

但杭峰这个过程里付出的也尤其地多。

其他项目的运动员,无论是参加冬季项目,还是夏季项目,都会有半年的休整期,只有杭峰,一年12个月,全年无休,夏天冲浪,秋天滑板速降,到了冬天还要参加滑雪比赛,如今就连常规赛场都要插上一手。

拿冠军很快乐。

看着自己排名上升也很快乐。

但与之一同而来的,是那种来自于灵魂地疲惫。

如果可以选,杭峰只想回到学校去,哪怕只有一周都好,他需要调整一下自己的状态。

可惜,赛场就在前方,比赛的时间逐渐临近,他很清楚现在不是放松的时候。

他在常规赛赛场的第一枪,随着这次的归来,就要打响了。

放下手机,看着遥遥不知尽头的前路,杭峰在伸了一个懒腰后,换了一个姿势,决定睡一觉。

运动员就是这样,赛场上的饱满精神,都是平日里被极致压榨的精力。

一旦离开赛场,离开训练场,所有人都蔫的像只瘟鸡,连跟手指头似乎都懒得动。

那些随时随地都保持高精力的体育生,只能说明他的运动量远远没有达标。

建议再狠练!!

闭上眼,再睁眼,车便已经停在了宾馆的门口。

王哥正笑着叫醒他:“到地方了,这觉睡得,呼噜声都响了,我差点开进服务区里也睡一觉。”

杭峰揉着眼,“抱歉,在飞机上睡不好。”

“这有什么好道歉的,出国比赛就是这么熬人,所以队里都会提前安排外训,也是为了队员有更饱满的精神参加比赛。”

杭峰下了车,环目四顾。

这里应该已经进了滑雪场的内部,因为不远处就能看见一片连绵环绕的白雪山脉,生长在半山腰的云杉树林像是为大雪山穿上了一条云雾色的长裙,五颜六色的圆点正在上面滚动闪烁。

那些,都是在山上滑雪的人。

人很多,比杭峰这次出国参加比赛的那片雪场,游客多多了。红黄蓝绿连成了串的往下流淌,滑雪板依稀折射着太阳的光芒。

相比起滑雪场那边的热闹,这里显然就安静了太多。

这里修了不知道多少栋十一层高的小楼,楼上窗户边还能看见晾晒的衣服,每栋小楼前都有一片绿化带,如今被积雪覆盖,只有松柏树棵棵矗立,以及弥漫在空气里的浓郁梅香。

白亮的水泥路在楼宇间阡陌交织,不远处还有一栋巨大的类似于体育馆的建筑。

这里不是宾馆,更像一个居民区,或者是某种特殊用途的小区。

这里是奥运村。

当年华国举办冬奥会的时候,来自全世界的优秀滑雪运动员齐聚这里,这一栋栋楼里,或许某个房间就出过一名奥运冠军。

前方可见的银色体育馆,现在作为冬季奥林匹克村的室内体育馆使用,当年则是冬奥滑雪项目的指挥中心。

杭峰不是第一次来这里,参加全国滑雪U级赛的时候,也入住过这里,就在靠近大门的几栋楼里,有大老板买下这些楼开设了宾馆。

但靠里面的楼他没进来过。

如果将这个小区进行前后区域的区分,在中间的位置则有一扇铁门,只有在雪场里工作的人员,还有国家滑雪队住在这里面。

这样的视角很新奇。

杭峰跟着王哥进了面前这栋楼,电梯就停在一楼,王哥按下了九楼的按钮。

国家队给杭峰安排房间在九楼。

902。

电梯来到楼层,是一条长长的走廊,地上铺着深色的水磨石,走廊的门都紧闭着,但光线充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