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三破记录(第2/4页)

让他心甘情愿地认输,怎么可能!

就算你有科学辅助,我也要战胜你!!!

然而,这样的念头,随着比赛的不断进行,杭峰的背影无论他怎么追逐都越来越远,逐渐变得模糊淡去。

追不上啊。

不仅仅是路线更优的问题,自己不也紧跟杭峰身后跟滑了吗?自己滑的也是最优路线啊!

这样还是被一点点地拉开距离,结论只有一个,杭峰的技巧控制比自己强。

这之前,默林一直没有和杭峰同一个小组比过赛。

即便他通过现场直播仔细看了杭峰的每一场比赛,然而从高空俯览下来的镜头距离确实太远,无法看见更加细节的东西。

这还是第一次,默林这么近距离的看杭峰的比赛,看他压风的姿势,过弯时候的技巧,精准到近乎没有瑕疵的控制力,都呈现出世界超一流滑板速降运动员的水准。

默林甚至觉得自己在杭峰的身上学到了不止一样。

盛名之下无虚士。

默林不会这句华国谚语,但是他懂这个道理。

杭峰可以有今天的成就,身上一定有着他没有的闪光点,更加优秀的地方。

或许。

比赛结束后,可以找个机会和杭峰再滑几次,可以的话拍摄杭峰跟滑视频,研究下来自己的技术一定会有提高。

如果不是濒临破产,默林也不是没有风度的人。比赛就是这样,可能随时都有更优秀的人出现打败自己。

输掉比赛并不丢人,关键要看接下来一年的调整和训练,触底反弹,或许明年自己就重回冠军的领奖台了呢?

当然,如果科学路线这个技术可以分享的话……

正这样想着,一个身影从身后追上来,默林偏头一看,是个威尔逊这个莽夫。

啧!

输给杭峰也就算了,技术确实很好,就算没有科学路线,自己和杭峰恐怕都有一场苦战,但是你这个粘人的大猩猩……就算拿了把枪你会开吗你?

杭峰并不知道在自己身后,默林和威尔逊上演了一场精彩绝伦的追逐战,也不知道本该是这场比赛最大赢家的东道主,原田丁次因为威尔逊的愤怒,而远远落在了最后面,再无力乏天。

杭峰驰骋在赛道上,追风逐翼,熬尽了所有的心力去计算那如头发丝般的微小差距。

这是煎熬,也是快乐。

担心每一次的失误,哪怕很小很小,又欣喜于自己每一次的无瑕过弯。

这是一种成就感的孕养,更是自信心的提高。

杭峰从未觉得自己拿到科学路线图有什么问题。

最优的路线也需要技术去配合,更何况速度上来之后,对技术的要求更是翻倍地增长。

如果技术不够,过弯降速不说,甚至会摔倒直接被淘汰。

他能有现在的成绩,敢于去拼命地追赶更快的速度,都来自于他自身的积累,都是他本身的能力。

快!

更快!

再快一点!

要第三次,要创造新的世界纪录!!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

直播的镜头不断在杭峰和默林、威尔逊两个区域来回切换。

默林的王者状态正在复苏,超高的滑板速降技巧,即便是熟记科学路线的威尔逊都讨不了好。

默林大部分时间跟滑威尔逊,像是偷师一样,窥视观察威尔逊对赛道的处理。

后来在找到规律后,就尝试超越。

两人你追我赶,十分精彩。

杭峰这边虽然一马当先,没有对手影响。但每当他的身影出现在电视屏幕上,所有人的目光都忍不住落在那不断跳动的时间上。

12分钟了……

15分钟了……

18分钟了……

啊啊啊啊啊!距离终点线还有多远啊!?

上一把杭峰滑到这里时间是多少啊?就没有个时间对照表吗?差评!!!

想看杭峰再破纪录。

想看默林和威尔逊的比拼。

明明是一个漫长的要进行20多分钟的比赛,却比想象中的精彩太多了。

直播间里的人都在为他们加油打call,疯狂刷屏的留言也代表了他们对选手的喜爱。

没有人注意到,原田丁次已经很久很久没有出现在画面里了。

就连岛国的观众都被这三人精彩的比赛吸引,就算偶尔有人提到原田丁次,也很快被巨大的流量冲刷的瞬间不见踪影。

杭峰还有三圈结束比赛的时候,熟悉的无人机声再一度在头顶响起。

现场的观众纷纷起身,等待杭峰的到来。

赛场一度安静。

刚刚来到出发点的简缓了缓急促的呼吸,紧张地看着电视屏幕。

现场的屏幕直播和网络直播还是有一些差距。

网络直播比现场慢了15分钟,但进行了后期的技术处理,在画面剪切上也更加流畅。

现场是没有计时显示和地图的。

只是在终点线的龙门上方有一个计时器,当山顶上的裁判按下按钮,终点线的计时器就会开始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