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高科技助力(第2/5页)

没想到,还真有人做出来了。

一个弯道接一个弯道的在眼前出现,杭峰克制自己身体变动,不知不觉就来到了“蛋糕塔”路段。

杭峰还以为和之前一样,就像在看一段第一视角的动画,突然前方地面出现一道红色线标,在弯道上画出一个弧线,从3号道进,接近2号道出来。

杭峰愣了一下,瞬间门明白这条红线代表了什么。

科学运动学现在在华国正大力蓬勃地发展,清北等国家超一流学府都出现了这门学科,各大体育院校更是有专业的学习和研究团队,对不同的运动项目,以及运动员自身的条件,进行各种数据采集和科学规划。

国家队的队员往往是第一批的受益者。

确实非常大地提高了华国运动员的成绩。

不过那只是常见的体育项目,像滑板速降这类连常规赛都没有的新兴体育,不会有团队花费精力研究。

而且不仅仅是国内,据说在国外也几乎没有这类型的研究,可以说今天杭峰看的这个VR,是用科学的方法去解读滑板速降运动的头一份。

原本还纠结在自己身体总是跟着赛道左摇右晃的杭峰,很快就再也顾不上关注这些了。

他专注在赛道的红色路线上,时不时地看一眼画面左侧的实时速度和总时间门,心脏突突的跳,血液直冲脑门。

“蛋糕塔”路段出来,理论上可以滑到60迈吗?

路线和自己习惯的似乎一样,又有些微弱的不同,但就是这么一点不同,就会带来将近10迈的提升?

再往后看。

红线一直延绵到视线的尽头,每一次的弯道都有所不同,有的和自己的习惯只有微弱的差距,有的却完全相反。

往往这种相反的,小角度进大角度出的路线,都是因为赛道比起其他阶段都要宽敞几分。

杭峰作为职业选手,自然能够明白这个选择的优势。

新世界的大门,在他眼前轰然打开,他看的更加投入,如痴如醉。

杭峰摇摇晃晃的模样确实很好笑,但在阿拉法特说明了杭峰正在干什么后,威尔逊的哈喇子都快流下来了。

简和威尔逊的教练更是满脸惊喜。

简不解地问:“为什么要这么做?这可是你的优势。”

阿拉法特笑了:“就像你说的,我的技巧不好。”

简说的虽然是实话,但是当阿拉法特提供了这样的帮助,再度提及这句话后,老脸也免不了一红。

阿拉法特说:“我只是爱好者,爱好变成了工作,就不再是爱好。我喜欢无拘无束,天马行空的去享受生活,这次的比赛让我很疲惫,一开始我就不应该答应。

如果能够因此帮助到杭峰,我会很高兴。”

简点头,放下酒杯,起身和阿拉法特握了一下手:“谢谢你,时代在变化,我的经验已经不足以应付当前的赛场,科学的手段确实可以很好地解决杭峰眼下的困境。”

威尔逊的教练唏嘘:“老了老了,科学的手段一出,就感觉老了。”

简坐回原处,却又说道:“科学可以让人起飞,但人类是活在地面的生命,在基础和大框架上,我们还是能够发挥作用的。”

威尔逊的教练想了想,点头:“一名优秀运动员的背后,绝对不只有一个教练,多方面的培养和运动员自身的能力,才是关键啊。”

简和这位教练你一言我一语地交谈在了一起。

威尔逊搓手看着阿拉法特:“一会儿我可以试试吗?”

阿拉法特说:“当然。”

时间门一分一秒地过去,杭峰到最后已经完全沉醉在VR画面里。

他的脑袋不自觉地摆动,偶尔还左摇右晃,脊背不知道什么时候都离开了靠椅,有时候挺直,有时候又像是在压风一样弯下去。

没有谁觉得他好笑,反而这种全身心的投入让人觉得舒服。

运动员就应该有这种专心致志,只为成绩的态度。一场运动下来,谁不是满身大汗,谁不是气喘吁吁,拼尽全力的赛场,累到脱力躺倒在终点线后的运动员比比皆是。

大概20分钟左右,杭峰摘下了VR眼镜,一脸震撼地看着阿拉法特,眼眸光霞迸发。

“完了?”威尔逊跳起来,“轮到我了。”

杭峰将VR眼镜递给威尔逊,离开座位愣愣地坐回沙发上,他需要一点时间门消化吸收。

18分30秒就可以滑完这条赛道?!

当然,这只是理论上的最快速度,人力很难达到,不过杭峰还是很激动,他只看了一遍就清楚地知道,打破默林22分42秒的记录,完全有可能!

回过神来,杭峰真诚的对阿拉法特说:“谢谢,我不知道怎么说,但真的非常谢谢你,对我的影响很大,我的成绩一定会有更大的提升。”

阿拉法特笑了:“你可以随便看,不过记得你答应我的,到时候一起去玩滑雪和冲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