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第一次巨浪挑战(第2/4页)

“我已经在等第二轮了,没想到还有一个不错的选手。”

“这是第几位了,他是这一组的最后一个吗?”

议论着,并不狂热。

因为接下来还有很多的挑战,杭峰到目前为止做到的只是一个让人觉得还不错的“开始”而已。

但比起现场,网络直播平台上的观众就没有那么淡定了。

“X-games”在全平台追加了杭峰的镜头,而且还把杭峰安排在了第三番位,所有点击进来看直播的观众,都会注意到杭峰的存在。

就连本尼·马龙这位常规赛场的新晋短板冲浪王者都没能进入“全明星”百强呢,可想而知杭峰的人气有多高。

很多人在杭峰上场的时候,就在留言区里叫着他的名字,为他加油。

有人如果不懂:“很有名吗?为什么我不知道?世界冠军都没拿过。”

就会被很多人刷屏一样地说:“世界滑板速降巡回赛冠军,U型池总决赛第七,前两天还高分碾压拿到了世青赛的冠军。”

“一位潜力非常强的年轻运动员,今年只有17岁,他的板类运动全精通,简是他的教练。”

“我不在乎他拿了多少冠军,也不在乎简是不是他的教练,我只想说我很喜欢他!比赛加油!!挑战成功!!”

“挑战成功!!”

“比赛加油!!”

留言区里很热闹,直播间也很热闹。

解说和布鲁尔更是非常激动地讨论着杭峰。

“从上场顺序就知道,这是我们最后一位报名的选手,我们差点就失去他了。我们的记者在采访时得知,他在出发前并没有计划巨浪挑战,他来澳洲是为了参加世青赛。”

“是的,在世青赛的决赛上,他拿到了10分的满分,据说比赛那天的浪况也很糟糕,浪高一度超过5米,而杭峰却在那样的浪况下,完成了转体一周的技巧。”

“作为技巧类的选手,转体应该很容易。”

“你可以试试在海里和在冰上的差距有多大,我特意找过那段比赛视频,真是太精彩了,我可做不到。”布鲁尔说完笑了一下,“伊瑞克也不行。他只会在长板上走来走去,男人更应该挑战的是彰显力量和控制力的短板。”

布鲁尔不客气地走在“黑红”的路上,三两句不离伊瑞克。

但在解说的耳返里,导演正提醒他:“只说杭峰。”

解说强行打断:“杭峰准备上浪了!”

他大声地说:“浪起来了,让我们看看杭峰在巨浪挑战赛上的第一次表现!起来!他站起来了!动作非常地流畅!让人惊讶的平衡感!!几乎没怎么吃力就完成了巨浪挑战的第一步,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他是今天第七个完成这一步的选手。

巨浪挑战非常的难,看看这数据吧,33名选手只有7个人迈出了第一步。

杭峰就是这七个人之一!!”

解说打断了布鲁尔的小心思,大声地解说着赛况,显然他对杭峰上板的表现非常满意。

其实就像他说的那样,杭峰上板所表现出来的轻松,让人惊讶。

在过去的时间里,将近20个人一站起来就歪倒,剩下几个站起来的速度也很慢,他们双手脱离板子之后,维持了相当长一段时间弯腰驼背的姿势,保证自己的重心足够低,以便更容易找到平衡。

只有极少数,包括杭峰在内,他们虽然也有一个弯腰找平衡的过程,但持续的时间非常短。大概就是冲浪板左右摇晃了一下,他们就将身体直了起来。

这是天生的平衡感天赋,也是后天经过长期的力量训练,以及对场地不断适应后得到优势。

在最顶尖的赛场,这些缺一不可。

……

杭峰在冲浪板上站了起来,很稳,感觉还行。

他的平衡感确实很优秀,是天生的,也是后天的锻炼。冲浪运动是一个比滑雪更要求平衡感的运动,杭峰接触冲浪确实比滑雪更早。

他爸开浪域冲浪俱乐部的时候,他妈还在努力成为N省单板滑雪队的总教练,奋斗事业的陈虹女士就经常将他交给老杭同志,老杭同志就会把他带到浪域的海边,让他抱着他的定制小冲浪板,在大海里与海浪嬉戏。

童年的记忆力都是大海的脉络,不同于泳池的浮力,以及大海里满满的咸苦滋味。

所以当他心惊胆战,却最终站起来的时候,他竟然发现这个过程远没有自己想的那么难。

冲击力是很强,有明显的摇晃感,但只要能够站起来,脚踏巨浪的感觉和其他的浪并没有太大的差别。

海面的张力依旧,冲浪板的平衡保持在自己可以完全控制的程度。

总之这个情况下,他就算想要摔倒也很难。

第一关过去了。

接下来就是第二关。

杭峰的目光骤然凝聚,一边踏着冲浪板俯冲,一边打量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