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迫不及待的先来一场(第3/4页)

我们都能看出来,他这样不算成功不是吗?”

……

伊瑞克回来的时候,杭峰迎了上去。即便他的身上已经裹上了厚厚的,暖呼呼的浴巾,靠近的杭峰会能够感受到他身上传来的寒冷。

伊瑞克更先开口说道:“水比想象的还要冷,你要做好掉进冰块里的准备,等待的时间非常难熬,所以再晚一点下水,这样有助于你保持体温。”

杭峰很惊讶,伊瑞克就这样把经验教授给他了?

伊瑞克看出杭峰疑惑,但没有解释的必要,这次换他迎向简,对简说:“失败了。”

简点头:“上浪的位置还要靠前一点,你太靠后了。”

伊瑞克说:“我以为这个浪会是管状波,错误的判断,今天的浪很难找规律。”

“是的,我计算过,确实没有规律可言,但有技巧,你的速度应该再快一点。”

伊瑞克蹙眉:“已经很快了。”

简就笑了。

简再说话的时候,目光落在了杭峰的脸上,随后他说:“人体自然下坠的速度每秒增加9.8米/每秒,直到达到120千米/小时进入匀速状态。你从浪峰落在浪谷时间只有6~7秒,远远没达到匀速值,所以就算不算上摩擦力,也有70米/秒左右。如果算上摩擦,速度的峰值最多就60米/秒。

浪的下坠速度加上力,完全超过了120米/秒,但在它坠下之前,还有一个上升的过程,通过最简单的时间和时速来计算,只要你的冲浪速度大于60米/秒,最好超过70米/秒,你就可以在被浪尖追上前,冲出坠浪的区域。”

伊瑞克:“……”

完全不“简式”的讲述风格,听的伊瑞克的表情一片茫然,也不是完全听不懂,但就是有点儿费脑子。

杭峰:“……”

杭峰的眉梢则高高扬了起来。

这明显是“唐氏运动计算法”啊!

简在摆弄唐隽那部照相机的时候,也不知道听了多少,大概觉得这样说话的自己特别聪明,所以继续洋洋洒洒地说道:“由此来看,你的速度阈值非常常态,甚至有点偏低。如果你自己有注意,你的速度在大于60迈的时候,你会将你的倾斜角度缩小,也就是下意识地降速。

不光是你的问题,今天尝试过“滑”这个部分的选手,角度都不太够。这说明你们畏惧这个速度,也畏惧这个浪。

想要在坠浪前冲出区域也很简单,要不在更靠前的出发,要不就变大角度,加快速度。

无论是管状波还是冷水波,你首先要滑出来,才算一次挑战成功不是吗?”

伊瑞克虽然也是国外的“学渣”,可也只是不擅长学习而已,能够在体育上获得成就的人,智商也不会太低。

他能够听懂简的说法,和印象里完全不同的“简式”教学让伊瑞克很惊讶的,他对自己的教练说:“当了教练的简没想到会是这样。我一直以为简是一个凭借本能和直觉去挑战的类型,没想到这些科学的数据也是张口既来。”

杭峰嘴角一勾,看向简,想要看看他打算怎么回答。

然后简就毫不客气地说:“我确实喜欢依靠本能和直觉去挑战,而前提是这些科学数据早已被我记在脑海里。”

杭峰:“……”

这个大忽悠!!

在收获了其他人尊敬的目光后,简让伊瑞克去换衣服,等待下一次上场,随后与杭峰面面相觑。

最后简在杭峰质疑的目光中说:“我可是毕业于理工学院的高材生。”

杭峰:“……嗯。”

这个话题很快被简主动翻过去,他指点杭峰:“我让伊瑞克靠前出发,是因为他速度的阈值低,但你不用,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角度,从头到尾地滑完,至少冷水波对你而言并不难。”

“如果遇见的是管状波呢?”

“滑到半路上的时候,你就会发现浪已经盖住了你的头顶,甚至跑到了你的前面,可你还没有被拍进水里。那么不要紧张,调整角度保持平衡,等待一次涡轮增压似的加速吧,非常过瘾!”

这才是“简式”的教学方式,没有复杂的数据,只有爽和不爽。

杭峰已经分不清自己更希望冲的是冷水波,还是管状波,他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享受那“涡轮增压似的冲击力”和“坠落”的快感!

轮到杭峰上场还需要一个来小时的时间,因为一切都很新鲜,看比赛看的乐此不疲的杭峰感觉还没怎么看够,距离他上场的时间就越来越近。

失败的选手依旧很多,甚至多到让人觉得是不是没有人能够成功的时候,总会有那么一两个人又挑战成功。

杭峰就是被这样的期待感吊着,看的停不下来。

转眼27号选手都冲完了浪,伊瑞克之后就两名选手完成巨浪挑战。但他们都和伊瑞克一样,在最后下浪的时候都不够完美,虽然顺利落回谷底,但也被随之而来的浪花拍倒在海水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