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唐隽家里的那点儿事(第2/6页)

回到别墅,郑晔瑜第一时间迎上来,担忧地说:“睡了一天,就勉强喝了一口稀粥,烧已经到了38.5℃,这样的温度,山上的医生建议我们下山去输液打退烧针。”

杭峰蹙眉:“什么时候的事?那就赶快下去啊。”

“他说等你忙完了一起走,你看,我们要不要下山?”

“要,当然要!”

杭峰顾不上吃晚饭,郑晔瑜当然也没吃,两人决定下来后,就各自回房间收拾行李。

唐隽也起来,杭峰只是让他坐在床边指点自己,把两个人的行李利落地收拾好,匆匆往门外走。

杭峰第一个出了门,出去一秒又退回来,一声不吭地重新打开行李箱,把自己的滑雪服拿出来,往唐隽身上一套,又把帽子戴好,围巾一直裹到了鼻梁上,才重新出门。

全程唐隽都安静地配合,只有遮掩在围巾和帽檐中间的眼睛始终注视着杭峰,最后小声地说了一声:“谢谢。”

“客气什么呢。”杭峰随意说着,第一个撞进了夜色里。

下山前给王会长去了个电话,赵哥又被安排了过来,带着他们连夜下山,又赶到医院,足足用了两个小时,等着唐隽终于躺在病床上输液的时候,又到了深夜。

赵哥带着郑晔瑜去找宾馆,杭峰在床边守着打了两个哈欠,一晃神就睡着了。

打了退烧针难得精神起来的唐隽看见,将才放下的手机又举起来,对着杭峰趴着睡着的后脑勺拍了一张照,本来想发个朋友圈,又不知道自己说什么。

最后放下手机的唐隽看向窗外,山上的雪没有在山下的城市里停留,化成雨水很快就消失不见,被路灯照亮的柏树泛着一片片一点点的光,落在眼里,投入心里,就像那张放在图片夹里,很久很久,一直到以后换了很多部手机,从未消失过的照片。

……

上飞机再下飞机,就像到了两个不同的世界,一件薄外套就可以过冬的N市,迎来了最舒服的时间。

路上的北方人变多了,都是来这里避寒的,走在商场里到处都能听到一口北方话。

杭峰回到家里,连衣服都没换,就被叫着出门买年货。

最后一家四口人在商场的餐厅里吃了一顿潮汕牛肉火锅,用肉汤代替酒,祝贺了杭峰这次比赛的胜利。

不过是两场国门还没有出的比赛,却被家人们郑重其事地祝贺,幺儿果然最受宠。

就连他哥杭阳都勾着他的脖子敲着他的脑袋说:“厉害了啊,在体育圈的名气都快赶上我了。”

大概是有点儿红人体质吧,杭峰在抖抖的账户经营的很好,吸粉很多,又有极限协会大力推荐,杭峰在圈外的名气比他哥哥姐姐都大。

当然在圈里,已经担任第一职业队长五年,并带队在国际赛场上比赛的杭阳,还有突破华国攀岩历史零冠军,下届“奥运会”必成主力队员的杭玥,还是很厉害的。

老杭同志看着让自己骄傲的儿女,放下筷子,话题一转,说道:“杭峰,我听你们王会长说,你想考FWT的星级,还想找个教练?你是个什么想法,我想听听。”

老杭同志这话说的不够清楚,但杭峰还是听明白了。

就是问他,是什么让他改变了主意,不再一门心思的往学校跑,而是将未来规划放在了职业路线上。

参加“FWT”的星级考核,比参加一场“X-games”的比赛复杂多了。

“X-games”只要你参加过预选赛,达到门槛就可以参加,还有一些国际著名的选手,连预选赛都不用参加,有直接报名的权利。“FWT”却需要一级级的往上面考,到了四星还需要参加比赛,这本来就很难了,而五星选手,更是只能在四星的基础上挑选最优秀的运动员参加,整个流程下来,怎么都要两三年的功夫。

一个运动员的黄金年龄可能也就十年,这一下就去了三分之一,杭峰一旦确定走在这条路上,就已经属于职业范畴。

还不要说万一四星五星一两次拿不到,可能他的整个运动生涯都在为这个级别在奋斗。

杭峰的心态改变太奇怪了。

老杭同志记得这次比赛前,杭峰还为了学校的期末考连夜鏖战,奋斗在书桌前。等着杭峰的考试成绩出来,得知他考了年级115名,老杭同志一边高兴着一边都准备放弃了,认为小儿子就是读书的料,人又想读书,不能再把父母的期待强放在他身上。

结果,就这么短的时间,峰回路转,他差点儿被这个急转弯撞断了老腰。

老杭同志等着杭峰回答,杭玥也期待地看着弟弟,只有杭阳沉默地吃下一口牛肉,抬头的时候说:“我知道。”

他将身体往后靠,双手交叠在膝盖上,笔直地看着老杭同志说:“因为兴趣。”

继而他笑着看向小弟,说:“滑野雪很好玩是不是?滑板速降也很爽对不对?那说明你是一个刺客类型的选手,喜欢速度,追求技巧。我不一样,我就是一个战士,只有力量和碰撞才会让我痛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