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小骄傲的王会(第3/4页)

第一个进入4分钟的时间出现了!

这一次,就算是不懂滑板速降的观众,在看见计时器上那醒目的,大大的“4分钟”的时候,也发出了欢呼声!

“进4分钟了!!”

“好厉害!!”

“今天第一个进4分钟的人!”

“我说耳朵怎么那么疼,这么快的速度难怪呢。”

随后“啪啪”的掌声响起,一共就四五十个人所在的终点线,却响起了大赛胜利时才有的掌声。

磕着瓜子来看热闹的当地老乡,也放下了手里的食物,巴巴掌拍的震天响。

抱着小孩儿的母亲指着杭峰说:“幺儿,小哥哥厉害不?”

还有吐着瓜子皮的老乡眉开眼笑,用着当地的方言问着:“冠军了哇?这是冠军了吧?还有没得更厉害的?”

“哦,这个速度,去国际上都要得的很哦。”

“娃儿,渴不渴,喝不喝水?厉害了哦?”

老乡们的话杭峰不一定都能听懂,但那种兴奋与热情都全部传递了过来,拒绝老乡递过来的矿泉水,杭峰摘下头盔和护目镜,结果又换了一群说他年纪小本事大的夸赞声。

杭峰摸了摸鼻子,笑了。

这成绩,有这成绩,他也挺高兴的。

随后,一群人从支在路边的帐篷下走出来,穿着工作人员的衣服,目光炙热地看看时间,又看看杭峰。

其中走在最前面的一人吸引了杭峰的目光,很难说对方哪里不一样,但确实无论是气质还是站位,都能够让人一眼看出他在这群人里的身份地位,显然是个领导。

双方对视,杭峰乖觉地拎起滑板走了过去。

终点的裁判见他过来,主动报了时间:“4分55秒,很好的成绩。”

杭峰洋溢笑容,又看了那位领导一眼,临时拐弯去了终点裁判面前,问:“请问哪里能看总排名?”

“不用看,你现在排名第一,今天第一个进了四分钟的选手。”

“真的!太谢谢你了!”

裁判失笑摆手:“这是你自己滑出的成绩,谢我干什么。”

裁判说着脸上的笑容淡去,往领导那边看了一眼,又看了一眼,总有种自己被瞪了的感觉。

杭峰背对着王会长,并不知道,自己临到面前突然的一个“急转弯”,差点儿闪了王会长的老腰。

准备好的一肚子话,只能掐在嗓子眼里了。

想了想,杭峰又问:“这个成绩能拿种子吗?”

终点裁判视线的余光扫到自家领导,谨慎地说:“要等监控前的裁判确认你中途有没有违规……”

“没有违规,全程监控,选手符合规范。”监控器前的裁判高声宣布。

终点裁判哽咽了一下,说:“……还有选手没滑,而且下午还有第二轮的资格赛,等全部比完才能得到结论。”

杭峰也知道自己急了,干脆点头:“谢谢,我先走了,大家下午再见。”

王会长携极限运动协会众人就这么眼巴巴地看着杭峰转身离开,一时间都是心绪万千。

很想留下这孩子聊一聊,但又觉得比赛期间不合适,可要是太过冷漠,又会不会寒了这么一个优秀运动员的心。

不过我可是他父母亲自委托的监护人。

啧啧啧,这种患得患失细的小骄傲,品起来竟然还有点儿爽。

为什么?

因为我们也有一个让我们觉得值得培养,值得期待,值得特殊照顾的运动员了!!

这么年轻,但凡坚持下去,成绩总不会太差,当华国极限运动开始走向世界的时候,这小孩儿就是那战矛上最尖锐的部分!

众人目视杭峰离开,继而忍不住议论开来。

“是只有16岁吧?要不说小孩儿更适合这种未来运动。”

“平均时速超过80迈,最后过线怕是冲上100了。”

“他以前最好的成绩是多少来着?5分13秒对吗?18秒的差距时间,要是在比赛里,这小子能领先第二名三百多米呢。”

“我已经期待明天的比赛。”

“我倒是想知道他的成绩出来后,大家的反应……”

一群三十多岁,甚至4~50岁的人,就这么站在帐篷外面聊了起来,直到新一轮的选手滑下来,那澎湃的倾诉欲还没有舒缓。

尤其是22号选手用了6分多钟滑下来,这说明他全程速度不超过60迈,这种水平在国际赛场上简直就是瞬间被“秒成渣渣”。

强烈清晰的对比,更是说明了杭峰的水平之高,胆量之大,说是华国滑板速降的“希望之星”也不为过。

王会长不但没有阻止,甚至还和身边的同僚也在热切地聊着,今天选手们的普遍表现。

原本是不满意的,但杭峰滑完后,他很满意。

在体育局干了二十多年的王会长很清楚,一名国际级运动健将的培养有多么不容易,而想要在一群各个国家最强的运动员里杀出一个世界冠军,又有多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