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王建杰会长(第2/5页)

说完,王建杰会长笑的像是得到了一个宝藏,眼睛眯成了一条缝:“你们说那视频,从他加入咱们极限运动协会开始,你就要把他当成极限运动来看。

540不抓板转体是吧,就是小孩平时自己玩鼓捣出来的东西,看他的滑雪基础,滑板大u池和大跳台都应该是他未来挑战的项目。”

一开始大家听着倒是挺开心,结果听到后面就迷糊了。

“咱们现在只有公园滑板项目,就是在建的极限公园也都没有滑板大跳台,职业队也没有。”

王建杰会长摆摆手:“这个不急,不急的,他现在的兴趣在滑板速降上,所以这也是我今天要说的,咱们这次比赛有年轻人,还是不得了的年轻人,比赛会变得很精彩。”

期待中的兴奋没出现,眼前的一群人更懵了。

怎么又变成滑板速降了?

不是技巧王者吗?来玩速度可还行?

而且,这小孩儿玩的也太杂了。

不过也有人很快将线索理了出来:“也没那么复杂,冲浪、滑板和单板滑雪都是板类运动,这小孩儿平衡性和肢体协调性一定很强,再加上年轻,滑板速降的预判性也不会差,他家还是给他安排的明明白白的,几个项目看似跨了,但相辅相成,哪怕只练好一个,其他几项都不会差。

这样想来更可怕,小孩儿的未来给安排的明明白白的,家里有懂运动的,这得少走多少弯路啊。”

其他人点头如小鸡啄米,纷纷表示赞同。

这就是“体二代”的可怕。

他们的优势不在于家里能在赛场上安排他们拿冠军,这毕竟也不可能。最可怕的是从他们出生那一天起,家里就在为他们有方向的引导,体能方面的锻炼都是小事,一个好的运动项目的制定才至关重要,再加上启蒙的早,基本绝大多数的体二代在未成年组都是王者级别的存在。

说不上嫉妒,毕竟正常家庭里,哪个当父母的舍得让孩子吃那些苦。

但看见这些优秀的孩子拿到一个冠军的时候,该羡慕还是要羡慕的。

王建杰会长最后说了:“杭峰这次要来参加滑板速降比赛,今天晚上的飞机出发,晚上肯定会到,你们留个人别急着睡,给他办理手续。

还有要千万注意他的安全问题,16岁还是小孩儿呢。”

“好,知道了。”

“行,王会我留下等他。”

“您放心,这可是我们的“动力宝藏”,我们肯定安排的妥妥当当。”

“对,您就先休息去吧,这几天您也辛苦了。”

王建杰会长有心想要见见杭峰,但也知道不是现在这个时候,他作为协会会长对一个选手过分关注,先不说其他人怎么看,对小孩儿本身也不好。

谁知道这孩子会不会因此变得虚荣。

等着王建杰会长离开后,屋里六个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没走。

“一会儿我也跟着下去看看。”

“我也是,看视频我就很喜欢了,小孩儿一直没露正脸。”

“哈哈,说起来,还是个网红,我看很多自媒体的撰稿人都发表文章了。”

还有人出馊主意:“你说我们要是把他要参加滑板速降的消息传出去,观众会不会多一点啊?”

“时间来不及吧?”

“我是觉得不合适,把人拿来当宣传,总要告知一声。”

也有人认真想过后说:“我倒觉得可以反向操作一下,不在赛前宣传,而是在赛后宣传,前提是他拿到一个好成绩。”

“诶,我听懂了,如果他滑出好成绩,可以作为我们极限运动协会的宣传窗口,在明星效应下,一定会有更多年轻人加入极限运动。”

“所以,前提是他滑板速降玩的还不错。”

一时间大家热议起来,去哪里拿摄像机,谁来进行跟拍,事实还没个决议,杭峰的电话打过来。

人到了!!

所以吧,杭峰和唐隽才推着行李走进宾馆,宾馆里就乌泱泱涌出来六个人,视线非常一致的从唐隽的头顶上略过,最后停在了明显个子更高,精气神更足,尤其行李箱上还绑着滑板,一看就是专业人士的杭峰。

被视线扫过头皮的唐隽:你们礼貌吗?

杭峰是一个非常有运动员气质的人,看着也不是很壮,但就是有种挺拔的精神头儿,站在人群里鹤立鸡群的,犹如从骨头深处就被千锤百炼的精干。

其中一人到了面前,直视杭峰:“杭峰?”

“对,我是。”杭峰微笑点头。

“挺晚的啊,下了飞机赶这么远的路累了吧?N市也有人过来参赛,叫晋东,你知道吧?怎么没一起来?”

杭峰解释了几句自己还在读书。

“哦哦哦,也对,你这年纪读高中正忙的时候,行吧,过来跟我办理手续……我和你说,玉屏山的环境可好了,赛道也是国际级的,你滑过就知道,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