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安远驰爆发了(第2/5页)

所以在杭阳很小的时候,就发誓要高过她妹,让他妹跳起来也打不到他的膝盖,所以杭阳的启蒙运动是篮球。

传闻打篮球长个儿嘛。

但是很悲伤的就是杭玥的发育期比他期待的晚,篮球打到十二岁,结果和杭玥的身高差距越来越大,那时候杭玥都1米65了,他却只有1米40,兄妹两个人打架的时候,他直接被按在地上锤。

这次家庭暴力事件直接就把杭阳的信念给摧毁了。

杭峰说:“我哥觉得长高镇压我姐已经不现实,万念俱灰低沉了一段时间后,我爸就建议他去学了橄榄球。

橄榄球你们也知道,奔跑碰撞,比较野,对肌肉的锻炼也比较横,真要练出来力量很大。

所以他放弃身高,选择力量,就是为了赢过我姐,也就去了。”

这一次,杭阳练橄榄球练了五年,甚至出国加入米国橄榄球青少年队练了两年,也就是这两年让他变成了脱缰的野马,出门没牵绳的哈士奇。

再回国后,他比杭玥高,也力量大到了杭玥无法对抗的程度,可以轻松以暴制暴,镇压妹妹。

但是再回来的杭阳变了一个人似的,体型上的变化还是小事,主要还是他开始自己拿主意。

那时候杭峰已经十岁记得事儿了,就记得他哥从米国回来后家里的气氛变得很紧张,后来通过他们的争吵才知道,杭阳又要换项,要回去米国打职业斯篮搏。

那也是杭峰第一次听说这种运动。

那时候的父母还比较保守,不像现在这样好说话,对杭阳实行过“混合双打”之后,杭阳住在同学家足有半年没回过家。

再后来,华国就有了斯篮搏的职业队。

后来杭峰大了才知道的更清楚。

杭阳是想回米国打斯篮搏,他父母是绝对不同意的,这里面不仅仅是孩子出国发展那么简单,也涉及到他母亲是国家公职人员,父亲也是国家冲浪协会的会长,再加上他舅舅在体育总局工作……总之老杭家的孩子出国发展,甚至可能代表国外的队伍上世界赛场这种事,和老杭家的整体政治方向不符。

最后,还是杭阳妥协了。

留下的理由是华国要组建自己的斯篮搏职业队,需要有经验的教练和运动员加入,所以杭阳就成了华国第一支斯篮搏职业队的队长。

而斯篮搏职业队的建立,则是老杭家从上到下推动后的结果。

由此可见老杭家在体育圈里的力量。

以上这些,杭峰就没有细说了,他在这样的家庭里,早就学会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哪怕是再好的朋友。

更何况初中的经历已经让他受过一次教训,所以也学会了一些说话做事的技巧。

不过杭阳和他胞妹的“相杀相爱”史还是可以拿来聊一聊,顺便说清楚了他哥去打斯篮搏的原因,以及如今是华国斯篮搏第一职业队队长的身份。

就……还是挺厉害的。

斯篮搏在被引进华国的六年时间里,全国已经有十一个职业队,从事这项运动的教练和运动员能有三百多人,场地全国也有了三十多个,个别省市已经在开展斯篮搏的青少年培养。

斯篮搏正在华国蓬勃地发展着,杭阳作为第一职业队队长功不可没,杭峰也为他哥骄傲。

就是他哥对他父母一直有些怨言,再加上队里的训练很忙,所以除非过年,平日里就算过节,都不会回家。

大儿子的疏远给了老杭两口子很大的打击和教训,也就是那时候杭峰的学习天赋曝光,本来只想一门“武将”的两口子在商议之后,放弃行使父母权利,给了杭峰选择未来的机会。

他们问杭峰:“你想读书还是搞运动?”

十来岁的孩子谁不喜欢玩,谁愿意天天枯燥疲倦的训练体能。

所以杭峰当时想都没想的就说:“读书,我最喜欢读书!”

就为了这句话,杭峰开始“花开两支”,苦逼的给自己安排了更辛苦的路。

训练不能停,学习不能断。

什么?不想读书了只想举铁?那不行!是你自己做的选择,跪下也得给我学!

然后再加上初三的那些事儿,杭峰就这么含着泪,忍着苦,打破老杭家基因的局限,考上了省重点高中三中。

好在辛苦都没有白费。

杭峰最后一个字落下的时候,看着面前坐着的三个人,很欣慰。

上了高中,又有新的朋友了,这一次一定要更加地珍惜,小心相处。

唐隽三人一脸听传奇故事的表情,听完了还一副意犹未尽的模样。

“就是很厉害啊。”郑晔瑜感叹,“虽然这运动第一次听,但不明觉厉,第一职业队队长哦,回去我得找视频来看看。”

“是挺厉害的。”杭峰夸自家人倒是不显谦虚了,“这两年我哥带队出去打洲际杯,成绩最好的时候都进了十六强。我哥不但是队长,还在国家集训队兼教练,他才22岁,反正我是挺佩服我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