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练滑板(第2/4页)

很难形容,但在进行运动的杭峰真的很帅气,这是一种同为男性都无法嫉妒,只剩下羡慕的实力。

更让人无语的,是他擅长的运动都是非常适合年轻人玩的潮流运动,哪怕是专注学习的唐隽都无法否认,杭峰简直就是在自己的审美点上跳舞。

这发光的瞬间,让他根本无法移开自己的眼。

然而杭峰并没有结束自己的挑战。

大U池没有U型池长,通常也就5、60米,但因为滑板的灵活特性,是可以来回再滑的。也就是说杭峰只要不想停,他可以不停地滑过去又滑回来。

所以在三个折返结束后,杭峰意犹未尽,并没有停下来。

这一次他只适应了一次折返,再一次玩了同样的“翻板一周”,感觉更顺手了。

同时也杜绝了别人以为的巧合,碰运气的成功。

连续的两次完成,必须是已经掌握的技巧啊!

在再一次响起的叫好声里,杭峰感受到了熟悉的速度。

滑板的速度必然是比滑雪板的慢,小小的轮子注定了它的速度慢,提速慢,但这样来回滑了五个折返后,熟悉的速度就回来了。

几乎想都没有想,杭峰抓着滑雪内刃正中部分,身体一个拧转。

偏轴转体一周半!!

“哦哦哦!!!”

“帅!!”

“高手!!”

尖叫声顿时响起。

这个对于杭峰来说再简单不过的一周半540°偏轴转体,却在滑板场里掀起了一轮狂欢!

啊啊啊啊!一周半啊!帅炸了!!

高手!必须是高手!

有人屈指吹响了口哨,嘹亮的口哨声在场馆里回荡,接着更多人跟着一起吹,于是接连不断,声响震天!

杭峰在口哨和叫好声中,稳稳落地,再冲上对面的时候果断停了下来。

这就是他不玩公园滑板的原因。

不说夸位面碾压吧,但以他的能力,真的是比较简单了。

尤其是转体这个部分,不过是一周半的一个正面落地,非常简单基础的单板U型池技巧,在滑板公园里就可以得到热烈的掌声。

就是滑板玩板的这个部分,只要给他时间专心地练,他也能很快掌握。

没挑战性。

杭峰提着滑板从大U池上下来的时候,被一群人围住了,围上来的人大部分是这里的顾客,滑板爱好者。

相同的爱好让彼此间向来很热情放松。

“哇哦,近了看年纪不大啊,但真心厉害。”

“平时在哪儿玩啊?之前都没见过你。”

“那个转身帅爆了,能不能再来几个?”

“你要去玩什么?街区吗?一起玩啊!”

穿着宽松,打扮潮流,喜欢反戴鸭舌帽的人群大多很年轻,其中也有只看脸比杭峰还要小的孩子。

无一不用一种膜拜大佬的目光看着杭峰,简直恨不得马上拉群。

杭峰其实并不是很喜欢这种被人围绕夸赞的感觉。

换成谁从五六岁就被人围着夸,老人见了夸,小孩见了夸,同龄人更是直接送上膝盖喊老大,经历的多了,也都腻歪了。

这也是杭峰在学校低调,让人无法理解他竟然一点虚荣心都没有的原因。

就是……出名有什么好的,除了到哪里都有人围观,手机怼脸拍,不小心还被口水喷,老实说只想要安安静静做自己的事情,实在太难了。

但他不喜欢,不代表他不会应对这个场面。

又或者说他经历了太多,早就驾轻就熟知道怎么应对。

面对别人的热情,冷漠的回应是不礼貌的,既然已经被撞见,并且引起了骚动,那么就一起玩一玩也没关系。

大家都是普通人,愿望也很朴素,让大家都开心并不难。

“好啊。”杭峰微笑,“我就U型池玩的还不错,街区就差了还多,这就需要你们教我了。”

“我也是新手。”

“不可能,看你玩滑板没有十年,也有八年。”

“一起玩,一起玩,管他啊!”

杭峰说的没错,他在街区上的表现确实不如U型池惊艳,但也不差。

他身体素质强,平衡感又好,最关键胆子大。

上杆、碗池、台阶和小U池等等场地,就算一开始不是很顺手,多滑两次也就找到了诀窍。

杭峰在板类的新兴运动上,极有天赋。

就像唐隽天生聪明一样,杭峰在运动上也是天生强悍,只要他愿意去做,很少有他身体做不到的动作。

杭峰在街区上滑行,身后“呼啦啦”跟着七八个人,追逐赶超,滑板的滚轮与地面摩擦,声音汇聚在一起,既吵杂又有种莫名的魔力,让人热血沸腾,目光追逐。

唐隽就在场外拍摄着这一幕,已经不知道换了多少地方,拍了多久杭峰,却还是拍不够。

运动起来的杭峰,和下午那个埋头写作业的高中生,就像两个不同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