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亲手给自己送了一个对手(第2/5页)

“果然,我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郑晔瑜和赵彦跟在杭峰身后,嘀嘀咕咕,忍不住嗷嗷地叫。

高中生的年纪,到底还是在青春期的尾巴,唯恐天下不乱的中一少年。

樊立等人固然不明白为什么这个结局为什么不是他们所期待,郑晔瑜也不明白杭峰和他母亲会这样做,和意气之争毫无关系,而是不得以不去做的无奈。

杭峰保持着沉默,来到U型池的边缘,在踏上楼梯前看向身后两人:“U型池需要有点基础的人才能滑,要不你们还是回到刚刚的地方玩吧。放心这次不会有人再说什么了。”

事情都已经发展到这个程度,相信但凡还有点脑子的人,都不会再胡乱开口。

尤其是樊立,被这一顿连打带削的,前段时间积攒的气焰,估计是都给灭了个干净。

郑晔瑜忍着笑,摆摆手:“我想看你训练,亲眼看全国冠军滑U型池,一定很过瘾。”

赵彦点头:“我也是。你尽管训练,别管我。”

杭峰欲言又止,点头:“好吧。”

结束谈话,杭峰踏上了U型池的第一个阶梯。

U型池,即便是在这座气派巍峨的场馆里,也依旧是一个让人惊叹的庞然大物。

120米的长度,站在一端仿佛看不到头,若是站在中间往上看,天空会变得骤然狭小,两侧高达3.5米的U型壁形成向内的夹角,压迫性十足。

即便是从高处往下看,也很难想象U型池的运动员是怎么克服心里的恐惧,在这样高大翻卷,且光滑无法着力的光滑冰面上,完成五次的折返,且伴随着各种高难度的动作,最终做出一系列让人眼花缭乱的挑战。

来到高处,杭峰在出发点踩上了滑雪板,他横在坡上,用板刃稳稳地定在雪地上,想了想还是说:“我也就是在未成年组拿的冠军,成年组的竞争才强,技巧也更难,我最多就是一个三周半偏轴的倒滑落地,而且做出来也需要状态……”

“哇好厉害!意思是在半空转三圈吗?不头晕吗?怎么确定自己不会翻着翻着一脑袋就拍在冰壁上啊?从半空翻下来落地的时候不会摔倒吗?会不会受伤?腿断了怎么办?”

听着郑晔瑜的“十万个为什么”,杭峰意识到自己的谦虚过于专业,他和郑晔瑜对U型池的了解隔着一座大西洋。

好在最后赵彦一句解释道:“这就是专业和业余的水平,你担心的统统不存在,因为他们该摔的早就摔过了,早就知道怎么保护自己,就算失误也没那么容易受伤。”

杭峰听的点头,给了赵彦一个大拇指。

“走了。”

说着,他将头盔戴在头上,又将护目镜戴上,在看不清面孔表情后,整个人的气质也倏然一变。

锋芒毕露。

“酷!”郑晔瑜赞叹着,兴奋地挥舞手臂,“加油!”

杭峰最后活动了一下头,将扣在坡上的雪板松开,往前扭动了两下后,身体侧在坡上,向前滑去。

光滑的板底在坡面上不受力,一点点地加速,直至速度变快。

他弯下腰,迎着冷风,如离弦的箭。

“唰!”

冲出加速区。

进池。

冷风如刀,迎面而来,撞在脸上,挤压着嘴唇和鼻翼。

进池瞬间,护目镜后面的眼睛眯出凌厉的线条,嘴唇也被风割出坚毅的形状,只有拉直唇瓣的末端,向上微妙的翘起。

认真而专注的面孔。

又隐约藏着压不住的兴奋。

雪板如船,身体侧拧,在U型池壁上横向滑行。

俯冲。

加速。

经过最谷底处,身体骤然后仰,天花板上的光撞进眼睛,视线凝聚于那一出,与光对视,犹如缠绵。

身体却在这一刻有着自己的意识,从腰腹部发力,传递到大腿膝盖,在冲出池壁,板底离开池壁的瞬间,轻盈地翻腾。

于是,斗转星移,视野变化,再一次地回到了池中。

第一个折返轻松完成。

杭峰在这个折返并没有做动作,他还在适应,但也不需多久,毕竟他对这座池面熟悉的程度,一点不输走在平路上。

简单的适应结束,速度也升了起来。

落地时雪板与冰面撞击,发出爆裂般的声响,爆发出更大的惯性,“唰”的一声,再度以一个凹形的弧线冲上对面的池壁。

这一次,他动了!

冲上池壁,身体上扬到极致,几乎与地面垂直,直至宽大的雪板脱离冰面。

飞起来了!

他身在半空,同时身体蜷缩成一团,右手下探,轻松抓在了单板的中间,内刃抓板!

核心力爆发,身体在半空生出新的力量,向左侧旋转。

一周。

再来半周。

一个一周半向前偏轴翻腾,加内刃抓板,完成的轻松无比!

时间仿佛有瞬间的定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