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会跳舞吗?(第2/3页)

不是睡够睡足的自然醒,也不是生物钟,纯粹就是不想给自己赖床的机会,第一时间就离开了被窝。

他东倒西歪的去了一趟洗手间,再出来刷牙洗脸,很快也就清醒。

陈虹被儿子起床的动静吵醒,出来的时候已经换好了衣服,胡乱的将头发在脑后扎上,和儿子挤在一起胡乱洗了一把脸,就到了门边儿。

杭峰精神抖擞,穿着短裤短袖的篮球服,头上还挂着水珠,换上运动鞋和母亲一起下了楼。

母子两人在楼下围着楼道,开始了今天的晨运。

正常的高中生没起这么早的,家里人也舍不得孩子辛苦。

但杭家不一样。

杭峰他妈才出月子,就早上六点把他带到楼下,和丈夫一起带着他哥他姐晨运跑步,他就躺在婴儿车里,由他舞剑打太极的爷爷奶奶看着。

等他大点儿可以走了,就颠着小软腿当爸爸妈妈哥哥姐姐的“小尾巴”,追不上可没人理他,他只能拼命地跑。

家人风雨不改的晨运习惯,刻在了杭峰的骨子里,哪怕长大后知道,其实小孩子早上不用跑步,学生可以多睡一点,没有哪个妈妈爸爸逼着孩子练体能,但他就生活在这样的氛围里,已经成为了生命的一部分。

从五栋楼出发,沿着“回字形”的小区公路慢跑,天还黑着,星未落,路灯照在身上,拉出很长很长的影子。

杭峰搬到这小区已经一个多月,第一次多看了三栋楼好几眼,从楼道口到楼里点亮了灯火的窗户,暗自猜测哪个窗户是唐隽的家。

他很在意唐隽,这不奇怪,唐隽学习成绩实在太好了,当他学不懂的时候就会想,唐隽这样的学神们究竟是怎么学习的。

再说,昨天唐隽突兀的来又狼狈的走,他现在满脑子的思绪都被这个人抓着。

可惜,今天一直到学校,杭峰也没有看见唐隽。

课间他去一班晃荡了一下,没想到就一天的时间,唐隽的座位就换到了教室的另一边儿,教室里涌出的“知识的力量”,杭峰就踌躇着不想破坏。

第二节 课,语文课快上完的时候,班主任张敏像是闲聊一样说道:“十一月初,学校要开校运动会,比赛的项目我已经发给班委,所有的项目必须报满,有把握的项目自己主动报名,等到分配的未必就是你们想要的。”

教室里生出议论的“嗡嗡”声,张敏没有制止,留给大家讨论的时间。

安远驰拍杭峰的后背,说:“看吧,我就说,要不咱们提前报名?”

杭峰问他:“那你打算参加什么?”

“短跑!肯定是短跑啊!100米咬牙就跑完了,要等分配肯定是1500。你不知道每次体育课长跑我都跟死了一样,我是绝对不跑1500的。”

杭峰觉得安远驰异想天开,100米绝对轮不到他。

“下课先去报名,估计竞争有点激烈。”

“行。”

又聊了两句,班主任在讲桌上拍桌子,教室里的声音瞬间消失。

张敏环目,看着一张张朝气蓬勃的脸,嘴角含笑:“咱们班的同学都很精神,争取校运会拿个好成绩,如果某个项目竞争严重,咱们可以进行一个班内选拔。

除了这件事,还有一件事很重要。

校运会的开幕式,向来由一年级的学生承办,也就是说,这次的开幕式是你们高中三年,唯一的一次展现自己才艺的机会。

有绝招的不用客气,积极报名。”

有人马上举手:“张老师,我会弹专业钢琴,我可以让我爸把钢琴拉来学校。”

也有人不甘示弱:“我会古筝,十级啦。”

“我学过吉他。”

“我从小跳舞,还在市里拿过奖。”

张敏笑着听学生展示自己,就像看见一朵朵向着太阳生长的向日葵,灿烂明媚。

她才带完一个高三班,如今回来带高一班,感觉不过三年的差距,孩子们的差距就格外的明显。

这一批的孩子更加自信,除了学习以外,他们的个人兴趣也很广泛,而且都持续了很多年。

五班是个比较尴尬的位置,这里大部分孩子未必能考上理想的好大学,但有这份自信和积极乐观的态度,未来总不会糟糕。

耐心地听着学生们的自我推荐,不知不觉就打响了下课铃。

张敏最后说:“校运会报名找体育委员郑晔瑜,开幕式节目找文娱委员孙巧姗。就这样,下课。”

张敏后脚还没走出教室,学生一窝蜂的就涌向了被点名的两个人。

“郑晔瑜,我要报名跑100米。”

“我,我也跑一百米!”

“我要跳远……”

张敏从走廊窗户往里望,看着热火朝天的教室,脸上浮现笑意。

郑晔瑜这边儿急了:“你也要跳远跳高跑100是吧?都跳高跳远跑100,其他项目谁去!废话不多说,就按张老师说的,咱们先内部选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