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借风力(第2/3页)

忍冬的过往终究如大梦一场,他已经是赵珩了,不会只为一人而活。

——

紧赶慢赶,赵珩一行人还是在中秋前赶到了平都城外。

再次看到百姓云集的城门,赵珩心中一时百味杂陈,他深深地看了城门一眼,看着这个被围得四四方方的地方,纵马率先踏进城门。

杨世端已经领着人在城门内等着,赵珩刚一进门,就见他行礼道:“殿下。”

“多年未见,杨右相风采依旧。”赵珩浅笑道。

“殿下经历了许多,风华更甚从前。”杨世端笑着应答,驱马在赵珩身边指引着:“殿下先回府中稍作梳洗打扮,而后便要进宫在拜见陛下和皇后,明日上朝时间,陛下会亲封殿下为亲王,亲王服饰今晚礼部会送到殿下府中,明日晚上宫中会有给殿下设下的亲王宴席。届时陛下和朝中要员都会出席。此后便是中秋宴,中秋也是太后寿宴,殿下可自行挑选寿礼,不过选定之前派人来臣的府中,让臣过目一番。这就是殿下此月中越不过的几件大事,余下的,像是官员引荐,臣日后会和殿下一一说明。”

“另外,殿下回都之后,落下的史论治世之道也要学起来,臣会挑选好的老师每日来殿下的府中给殿下讲解,武术岑老将军留了李为将军给殿下,李为将军多半驻守在平都郊外的军营中,殿下每日午后可去练武场受课。”

杨世端一面说着,赵珩一面凝神记着。不知不觉间两人便到了瑞王府门前。

在发布旨意之后,赵焕便命人修缮了赵珩的王府,更扩了些地皮,其中大致景致循着平都皇族大气古朴的风格所建。

赵珩一进门便见院中应声跪了一地的人,待叫他们起身后,赵珩细细看了一眼,发觉其中有好些都不认得。

杨世端为赵珩一一介绍道:“严嬷嬷,殿下母亲宫中的老人,以后统管殿下府中女眷,殿下如今虽只有几个婢女,可以后要是娶了王妃、侧妃,她们带过来的丫头也不至于没有人教管规矩。”

“她就是当年……”赵珩目光微动,掩了下半句话问杨世端。

杨世端叹了一口气,应道:“是。”

赵珩知道这就是当年抱着他偷偷出宫,并且将真相告诉岑家的老嬷嬷,心中不禁起了敬重之心,朝她微微鞠躬,严嬷嬷眼含热泪地回了礼。

“这个殿下见过,是殿下刚来平都时,岑老将军拨过来将军府的王管家,以后在殿下府中统管小厮,还有门头拜帖等事,府中开销也由王管家带来的人为殿下一一打理好。”杨世端介绍道。

“王伯来了殿下府中,那我岑府里不就没人了吗?”岑析在一旁打趣道。

“岑老将军还留下一句话,岑公子要住在瑞王府一段时间,同殿下一起学习,今年秋试,务必考上功名。”杨世端指指院中的一堆行李道:“时常用的东西我已经帮岑公子都搬过来了,岑公子也不必再回府了。”

岑析退了两步,躲在了赵珩身后:“殿下,我现在回上阳还来得及吗?”

赵珩淡淡地瞥了他一眼,对杨世端道:“我会替外祖看着好好读书的。”

杨世端颇为赞赏地点点头,接着道:“殿下在上阳两年,想必也在军营中收了一些心腹,因此岑老将军并未给殿下留下影卫,这样私密的人还望殿下自己识人选人。”

“好。”赵珩应了。

杨世端又嘱托了些事宜,便留了赵珩在府中稍稍熟悉了府中的布局,而后沐浴焚香,准备更衣进宫拜见陛下。

刚准备完,宫中派来小太监,说陛下念及瑞亲王舟车劳顿,今日不用再进宫拜见,待明日早朝后再拜见不迟。

小厨房也匆匆忙忙地准备了膳食,赵珩和岑析忙了半日,终于能坐下来好好地吃一顿饭。

刚入平都半日,所有繁乱的事接踵而来,让他们两个一时都有些不适应,两人默默地吃完饭,都累得没人说话。

直到用完饭,撤下残羹,两人坐着消食,赵珩身边的亲卫禁言进来禀告道:“殿下,瞿侯爷留在上阳的人一直在寻找一个衣摆上有金纹祥云的人。据说是救了瞿萋的恩人,同行的还有一个男子与一寒部女子。”

赵焕回都前,赵珩便发现瞿逢川留了几个人在军中,只是他们一时没有动作,赵珩不知他们的心思,才派人一直盯着。

岑析闻言挑了下眉,朝赵珩看了一眼,轻笑一声:“春日还未到,殿下的桃花竟先来了。”

赵珩没睬岑析的调笑,朝着亲卫禁言道:“传信告诉外祖,让他注意瞿逢川留在军中的这几个人。”

亲卫禁言应了退下,关门时的一瞬恰巧泄了一阵穿堂风进来,微微撩动了他们的发丝。

“这阵风来得真及时啊。”岑析轻叹一声,轻声道:“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