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阴阳隔(第3/4页)

据史书记载,赵和裕出身于微末,本是军中一参将,在乱世中随军四处讨伐。一日他押军行至苍山,入夜仙人入梦,言其有君王之命,指点赵和裕在此处建都,可保国家三百年太平。

梦中赵和裕只闻其声,目见仙人面庞,皆是一团白雾,唯见一金龙自仙人身后飞腾而起,盘旋三圈,投入苍山之下。

而后梦里梦外皆雷声大作,赵和裕惊醒,账外夜如白昼,将士们惊异声此起彼伏,他起身出账,只见一金龙盘旋在雷云之中,龙鳞金光灼眼,刺亮夜幕。

赵和裕骇然,金龙破通人性,见其出账,如梦中一般盘旋三圈,潜入苍山之下。赵和裕自知得天意,就此起义,一呼百应,于苍山之地建都,名为平都,自立国号为黎。建都当夜又梦仙人,言苍山之上有隐世高人,得之可定天下。赵和裕焚香沐浴,徒步上山,白雾迷路,猛兽环绕不改虔诚之心,终在山中通天高塔求得先生出山。先生极善卜卦,神机妙算,助帝平定四海,开黎国盛世。

后先生欲功成身退,赵和裕极力挽留无果,求教治国之法,先生言一朝天子一朝臣,黎国欲定储君之时,苍山旧塔中自会传下神谕,指点一臣选出储君,并辅佐新君治世,如此可保黎国百年昌茂。

赵和裕遵先生之言,将二人言谈编书传世,命赵氏子孙依先生所言,称苍山之塔为辅帝阁,辅帝阁所选阁臣即为新君重臣,众臣皆不可慢之。

如此黎国已至第三代皇帝,依仗辅帝阁之功,连年风调雨顺,民生太平。黎国上下更信辅帝阁为仙人赐下,举国敬重,修祠叩拜,香火不绝。

民间信奉辅帝阁之人甚繁,受此影响访道求仙者不少,初时众人尚且兴致高昂,到处修建门派,寻访仙山,可将近百年已过,黎国未有一个飞升得道,众人渐渐也都歇了心思。往昔一时兴起的各大修仙门派相继没落,传到如今也就只剩下寥寥几个,他们本是出世之人,没有江湖门派威望高,留下的又多半是些不肯回头的老顽固,只会梗着脖子往前走,不懂山门经营,很多门派弟子连温饱都成问题,仅剩的几个修仙门派愈发凋零。

元和山能成为目前仅存的几座仙山之首,一是靠山中有一百二十岁的祖师压阵,弟子们尤抱长生之愿,二是元和山大弟子岑析父亲在平都中做官,给足了元和山钱财和名声。

因此元和山上下对这个挂名的大师兄人人尊敬,即使他三年五载才回来一趟,山门中也没有人可以指摘。

倪书容性子软和,温顺又细心,这些年来处理门派上下事务,位低而事繁,时不时还要安抚他这个随心而动的大师兄,保证莫要断了山门银钱,已是焦头烂额,谁知两年前,师父收了忍冬,山门的平静彻底被打破。

忍冬拜入元和山门,受师父亲传,却不唤师父,山中众人早已不满他狂妄行径,加之忍冬此人性格孤僻,在山中多独来独往,和众位师兄弟都不亲近,就连老好人倪书容也榨不出他多余的话。

平日里背后议论忍冬的人不少,他也都当做耳边风吹过,并无甚大事,直到去年,有一弟子下山正好撞上忍冬,发现了在郊外的这座坟墓,多嘴在山门说了几句有的没的,被忍冬知道后拦在山门外揍了一顿,他下手重,那个弟子半个月都没能下得了床。

山门中禁止弟子相互斗殴,有人将此事告知了掌门,掌门唤忍冬去询问情况,他只说了一句自己是在山门外打的,个中缘由一应不谈,掌门微微叹了一口气,竟不再追查。

与那位弟子交好的众人欲效仿忍冬山门斗殴的做法,十几个人堵着忍冬一个,结果没一个讨得了好,重伤了大半。掌门偏私是摆在明面上的,众人也不好对此置喙,只能对忍冬敬而远之,多半当他是个透明人,不亲近也不招惹。

此次下山是几个仅存的修仙门派约定在元和山见面,聊聊近几年来研究出的长生之道,元和山作为东道主,山中厢房有限,便包了镇上的一处客栈,供那些弟子居住。

今日是喊他们这些青年才俊相互认识一番,怕压着辈分同辈们不好交流,两边都没来长辈。临走前,掌门特意叫了倪书容去,让他在山下看着点忍冬,让他不要和乾清门起了冲突,不然他们宁愿分路走,也不会在此淋着雨等着忍冬祭拜故人。

掌门只有这么一句,倪书容也不知道忍冬和乾清门有何恩怨,只能随身跟着,他一跟着,门中弟子也一溜烟地跟着,半道遇上回山门的大师兄岑析,也捎带上了,才有这么浩浩荡荡地一群人站在野外淋雨的奇景。

已经过了一个时辰,忍冬还在雨中站着,没有本分动身的意思,倪书容想着镇上的一大堆事,心中焦急,可又不敢上前去催,握着伞的手无意识收紧,眼珠子盯着地上不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