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疯狂激烈(第3/5页)

李凡英心领神会,额头滴落的汗也不敢擦,唯唯诺诺向黎玄景道:“陛下息怒,此事臣定会再想办法,至于刘侍郎陛下也无需放在心上,微臣已有主意。”

显然黎玄景对他的主意并不感兴趣,意兴阑珊说:“你有主意是好事,只需去做便是了。朕只看你的结果,下去吧。”

李凡英不敢多说,行礼退下。

“张久燕。”黎玄景淡淡点名。

张太师立刻出列,“微臣在。”

黎玄景一言不发看着他,忽然笑笑。

这笑令人不明就里,只觉没好事,张久燕的心也微微提起来。

要说这位小皇帝,身上确有几根反骨,总是一副玩世不恭的样子,即便他上面有一位权倾朝野的摄政王压制他,也不见他每日有何愁容,更不像史书记载中那些少年皇帝,礼贤下士,卧薪尝胆,将姿态摆的极低。

若说无礼二字,他可谓当世元才,无人能超。

黎玄景笑眯眯看着张太师,直呼其名:“张久燕,夏至之时,青川地方驻军武官回京述职,不知此事你可有印象?”

张久燕忙道:“青川每三年例行述职,此事,微臣记得。”

“哦,”黎玄景手指点点桌子,“当时恰逢摄政王接待北漠质子,分身乏术,朕便让几位老大人进宫向朕回话,你可有印象?”

“……有。”张久燕有些疑惑,此事再平常不过,最简单的政事罢了。曾经先皇在时甚至懒得亲自督办,都是交给手下臣子来做,怎么这小皇帝突然提起这茬?

黎玄景看见对方迟疑,又是一笑,“这之后,怎么也没有人来问问朕,青川的现状好不好?嗯?你身为太师,怎么不问?”

张久燕偷偷瞄了眼应斜寒,后者仍是一脸淡漠的样子,他只好硬着头皮说:“但凡……重要政事……微臣等必然会与陛下商讨一二,且应大人在一旁盯着,自然……出不了错。青川向来太平安稳,风土亦佳,循例回京述职,此等小事,便……”

“也是,你们将这当成小事,”黎玄景点点头,“毕竟朕年岁尚小,能亲自管的事可不多,若真是什么伤筋动骨的大事,必然要摄政王来过问的。”

张久燕吓得立刻跪下:“微臣并无此意啊!”

黎玄景扔出一本折子:“你到底是何意,也不重要,看看上面写的。”

张久燕颤颤巍巍捡起折子打开看,不过片刻便变了脸色,应斜寒余光瞄着见他脸色惨白,不由得皱了皱眉。

“陛下,陛下,这事……若六月时青川已有匪患,陛下既知,为何秘而不发……那地方偏远,这、这已经耽搁了这么些时日,那里岂不是匪患成灾?”

黎玄景歪头笑道:“是啊。”

张久燕和应斜寒的脸色都不太好:这等大事,如何能瞒这么久?

黎玄景瞅着他们面色,满不在乎的靠在椅背上,挑眉道:“青川知州段国梓是个实诚人。当日他提了此事后,朕便令他密而不发,承诺他侯爵之位,赏下黄金千两,只叫他纵容流匪,管好自己家门口的事,不许向外走露一丝风声——他办的确实好,也是个胆子大的,连傅沉欢公信问他,他都没有说实话。”

黎玄景眼珠微微转了转,笑道,“这段国梓第一次面圣就送给朕这么大一个礼,朕废了好大力气,捂这么久,那边也该成气候了吧。”

应斜寒眉头紧皱,低喝一声:“陛下!”

黎玄景面色骤然冷下来:“怎么,你有何不满?”

他年纪虽小,但骤然变色,已有威压。

满室寂静,大段大段的沉默。

气氛变得更加剑拔弩张,仿佛呼吸之间都有紧绷的压力。

应斜寒静静道:“陛下不该学摄政王那样的手段。”

黎玄景恶意十足的一笑,“也许朕不是学,是生来如此呢。”

“陛下不是这样。”

黎玄景更要笑喷:他是什么样,他应斜寒怎么知道?

侧头冷静了会,黎玄景收了笑意,挥挥手:“你们都下去吧,应斜寒留下。”

所有人都离开后,黎玄景微微挑眉,往椅背上懒懒一靠。

“你说朕不该学傅沉欢的手段,那朕倒想问问你,只凭善良忠厚,可否能杀的了傅沉欢?如果可以,朕便是再恶心,也会良善到底的。”

应斜寒缓声:“傅沉欢只求快,可陛下比起他有大把的时间,陛下不应该图快。”

黎玄景一哂。一开始只是低低的笑,而后声音越来越大,笑容里十足偏执疯狂:“好吧,其实朕也并非完全因为着急。应大人,朕跟你说句实话。”

“傅沉欢的铁血手腕不好么?朕觉着没什么不好。虽然你算是朕的太傅,好像教了朕许多东西,但实际上,”他一摊手,“那些都毫无用处,只会把人越养越废物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