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成功死遁(第2/9页)

想想傅沉欢已备谋反,罗真大约知道他为什么想提前去。

傅沉欢却摇头,“时间紧,不进去了。我只想路过,看爹娘一眼。”

*

第二日阵风漫漫,整军待发。

清晨很少生这样的风,分明是暮春景象,生生吹出一阵阵萧瑟来。

灵山寺隐在苍翠山间,因为不是时兴时节,这里安静得很,甚至有些许荒凉之意。

傅沉欢从正道率军而过,远远看了眼山顶寺尖。

他凝视片刻,收回目光。

前锋副将回马,在他身侧停下:“启禀将军,前面是灵山寺的主持,看样子是在等您。”

傅沉欢目力极佳,早已看见,当下只应了一声。走至主持身前几丈远时,松松扯了缰绳。

副将会意,下马微微颔首道:“净明师父有何指教?”

净明微微一笑:“将军客气,净明在此为转交一人心意,呈予傅将军。”

她递出一物,“此乃小郡主为傅将军求的平安符,她跪求于太清殿整整一夜,此心虔诚,令人动容。望将军收好。”

傅沉欢耳尖微动,眉眼平静却幽深。

副将连忙双手接过。悄悄瞄了他们将军一眼,小声问道:“为何小郡主自己没来送?”

净明师太还没说话,她身边的小弟子忍不住道:“小郡主为将军祈福一夜,早上去了傅氏灵祠,为他的族人焚香安灵去了。”

净明便默默点了下头,“正是如此。军机不可延误,净明这便不打扰了,告辞。”

她行礼后,携弟子转身离去。

副将回头,只见他们将军不知何时一手按在心脏处,眼睫低垂。

他忙不迭将东西稳妥地交过去,傅沉欢接过,仍然什么也没说。

不过,他瞧傅沉欢虽然面无表情,目光却和平常不大一样,当下心中嘿然一笑,却不敢打趣半个字,乖觉地跨上马继续前行。

傅沉欢大掌中握着小小的平安符,恍惚间,甚至闻到上边残留的浅浅清甜。

他只怔忪一瞬,便将它妥帖收在怀中,贴在心口上。

胸膛下的心脏似有感应,随之一点点散出细密的闷痛来。比之方才的痛,又多了几分怅然的甜蜜。

“出发。”他沉声下令,眉宇端方冷静,看不出任何波澜。

所有的情绪,都凝在他紧紧握着缰绳的手上。指尖用力到泛白,手背青筋根根凸起。

料峭薄风中,他的心早已软得一塌糊涂。

傅沉欢薄唇紧抿,逼迫自己凝神静心,脑海中却越发控制不住的浮现她乖巧纯净的笑颜。

他闭上眼,无可奈何。

现在没有时间,他必须往前走。但等他回来,他一定将她紧紧拥在怀中,深深吻她,不准她躲,便是她撒娇,他也不会放开,让她这样不负责任,撩拨自己如此苦涩的相思。

……

……

五月初四,夏至,暴雨。

连日大雨将今夏的第一丝暑气消磨的所剩无几,天地间凉沁沁的寒。城中多处内涝,空气中总含着土腥与腐朽的气味。

这日清晨,护城河边桥墩处裸露出一具尸骨,长约五尺,骨身多处劈折,连日的暴雨冲刷,白骨泥泞在土地中,格外凄破败惨。

最开始,京兆尹只当是寻常抛尸案,并未紧张,然而仵作初验后却得出一个令人震惊的结论——

这幅尸骨天生拥有多足趾,是极罕见的传代现象,谁不知道,整个京城乃至夏朝,只有镇北傅家的男子有此表征。

更令人惊异的是,此尸骨肩胛处有一陈年刀伤,乃劈砍所致。当年傅老将军遭仇家报复,唯一的公子被歹人掳去后就伤在此处,刀口痕迹分毫不差。

这结论一出,两两相互印证,此尸骨身份已经呼之欲出,可是判断骨龄,却仅有八岁。京兆尹既惊且疑,不敢大意,连夜进宫禀告皇上。

*

是夜,安王白着一张脸,唯唯诺诺走进英干殿时,一个茶盏正丢在他脚边"砰”一声炸成碎片。

“你惹出多大的乱子,还有脸在听音楼风花雪月?你知不知道连日暴雨,护城河那边冲出了一具尸骨?”皇上将桌子拍得啪啪响,“你可知这白骨是谁?!这怎么回事?!!”

安王吓得扑通跪下,他来的时候已经听底下人禀报过了,这会儿倒不用听人再说一遍:“皇兄息怒……息怒,臣弟、臣弟知晓此事内幕……”

皇上脸色沉郁,平息一会,挥手摒退众人:“你们都下去。”

安王颤颤巍巍开口:“启禀皇兄,这副尸骨,这副尸骨他、他确实是傅沉欢……”声音越来越小,到最后几乎听不清。

但皇上也不用听的多清楚,只看他表情都知道他说了什么。

一时间惊愤茫然绞缠在一起,皇上失语片刻:“……你说那是傅沉欢?它是傅沉欢,那这十几年来,站在朕面前的又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