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锋芒小露

齐鸢戏做两首诗,虽谈不上意境高深,但听起来也有奇横之趣,自然之致。因此张御史的这番夸赞落在众人耳中并不算突兀。

但是夸归夸,要说齐鸢凭着两首小诗就能进藏书馆,众人就有点不服气了。

他们却不知道,齐鸢的两首诗看似是诗,实际是两则新赋格的谜面。新赋格是扬州谜语的一种经典猜法,猜谜时,要利用谐音将七言句变作俗言俚语,然后再得出谜底。

比如七言句“三更毛雨步前庄”,先将谜面谐读作“三根毛羽布钱装”,之后便能得出谜底“毽子”。

张御史酷爱猜谜,因此前一天以谜试探齐鸢,今天一听齐鸢赋诗,当下便往歪了想。

等齐鸢念出第一句时,他在耳中的便是“秋油形色极酸辛”,当即忍俊不禁,心想这不就是醋吗?等听到“曾满罐”,更是忍不住笑出声。

齐鸢太损了,讥讽李秀才是“半瓶醋”!

褚若贞原本没多想,后来看张御史憋笑,他脑子一转,这才恍然大悟,随即就有些哭笑不得。刚刚李秀才那般奸诈手段让人气愤不已,偏偏他带的学生品格端正,如今若当着知府、御史等人的面强辩不休,不仅会让大人们厌烦,也失了文人风骨,士人体面。

也就齐鸢机灵,当众笑骂一通,偏偏李秀才还听不出来,正正经经地作揖感谢,可笑至极。

只是等到谢兰庭这,褚若贞的心情就复杂了

谢兰庭嫌弃齐鸢是膏梁纨袴,齐鸢倒好,朗声诵诗,大骂谢兰庭是“有钱的王八坐上席”。

张御史只觉遇见奇才,大呼过瘾,可是万一众人回过味来,谢兰庭的脸面往哪儿搁?褚若贞心中十分着急,见张御史夸赞齐鸢,众人正不服气,当即道:“张大人未免太偏心了,老夫还没听说过吟诗便可进入藏书馆的。”

说完冲张御史摇了摇头。

张御史知道褚若贞冲他欲言又止是在担心什么,哈哈笑道:“我是觉得齐鸢有趣。不过罢了,今晚的考官是你们三个,你们说了算。”

一开始,张御史就指定了钱知府、洪知县和褚若贞做裁判,因此他这会儿笑眯眯让三人决定也不显得突兀。

唯有谢兰庭察觉出不对,但是他细细思索,又觉得齐鸢的诗作虽然谈不上意境高深,但也勉强能听。一时想不出问题所在,便随众人一同看向韩秀才。

下席中,刘文隽知道扬州这边肯定不成了,“哎呀”一声,重重地叹了口气,跟张如绪道:“早知道这样,还不如就听御史大人的,让他去藏书馆呢!”

这个“他”自然是指的齐鸢。刘文隽看不上齐鸢,但跟京城来的人相比,又觉得齐鸢是自己人。现在心情十分复杂。

张如绪见钱知府正跟褚若贞说话,转过头低声说:“府尊大人到底是哪一边的?这一看就不公平啊!齐师弟还是个白身呢!”

“他?”刘文隽冷哼道,“那俩是他的客人,又是勋贵亲戚,赢了的话他当然高兴。就是赢不了,我们几人是他治下门生,他也有面子。”

张如绪老老实实嗯了一声,又犯愁起来:“小师弟才入师门,今天也就刚临了几个大字呢。不过小师弟的诗倒是还不错。”

“谁知道从哪儿听来的。别看了,快吃快吃。”刘文隽叹气道,“等会他输了指不定要闹。反正我们扬州士子丢脸是要丢尽了,回去可怎么跟众师兄弟说……”

他忧心忡忡的,只觉饭菜到嘴里也不香了。

孙辂此时更是无心吃饭,只抬头担心地看着前面。

钱知府已经跟褚若贞等人商议完毕,此时道:“齐鸢虽是扬州士子,但到底只是一个白身,以韩生之才与之比试未免有失公允。”

李秀才一听,立刻争论道:“府尊大人,既是比试,当然要一视同仁。谢大人都说了,玲珑馆宴是文人士子畅游之所,齐公子虽是白身,但也是占了士子之名才上山的。”

言外之意,若齐鸢没本事就不应该在这。

他并不清楚齐鸢出现在这里是张御史的意思,只当是褚若贞偏袒这个小纨绔。再一想,他第一次与齐鸢见面时,那些扬州纨绔又何尝不是如此偏袒?明明知道齐鸢擅长玩乐,还故意为他打掩护,个个装作不懂。

钱知府也想赶齐鸢下山,但他已经看出张御史的态度,因此故意道:“李公子莫要着急,各位大人的意思是,这第二轮比试,便由韩生出题,由齐鸢作答。至于能否通过,则由我们三位考官与韩生一同评定。齐鸢,你意下如何?”

齐鸢的眉头高高挑起,看了眼钱知府。

这样看着是为了自己放宽条件,实际却是韩秀才摇身一变,从考生变成了考官。自己若是做不出,姓韩的是不劳而获。若的做得出来,考官从三位变成了四位,结果也未必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