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第2/5页)

“哪有,只是在想事情。”时蔓换下军装,拎起包走过去,这才想起今天已经和公公婆婆说好要去他们那儿吃饭,所以凌振才来得比较早。

最近不止团里有事,家里也有烦心事。

还要从半个月前,蒲大首长的退休说起。

忽然日理万机忙得脚不沾地的人一下子清闲起来,蒲大首长很不适应。

开始几天还好,他自个儿跟自个儿在家下棋,或是独自背着手出去散步。

但渐渐的,他越来越觉得没意思,棋不下了,步也不散了,每天把自己关在房间里。

除了吃饭、看报纸,就是睡觉,闷得都快长霉,也不愿意踏出房间一步。

蒲母、蒲杉月等不管怎么劝他出来都没用,他不知较着什么劲儿。

只有凌振时蔓他们回家吃饭的那一天,他才会走出房间,到楼下跟家人一块吃个饭。

但全程也不说话,吃完就缩回房间里,跟以前那个威重的大家长判若两人。

家里人都知道,他只是还没适应,却又不知道怎么才能帮他适应。

时蔓她们只能多回家吃吃饭,至少能让父亲到餐桌上来。

也只能寄希望于随着时间推移,蒲大首长能慢慢习惯退休后的清闲生活。

今天吃饭,还是老样子。

全家人都在,饭桌上除了碗筷偶尔碰击的声音,再无动静。

蒲母有心打破僵局,便问了问几人上大学的事情,比如老师们如何,同学们如何……

蒲大首长连眼皮都没抬一下,继续吃饭,似乎不感兴趣。

蒲母又只好问蒲永言最近科研是否顺利,蒲永言说了一些,蒲大首长还是没听。

蒲杉月转了转眼珠子,故意把话茬引到凌振身上,问道:“哥,听说你和嫂子都升了?”

“嗯。”凌振浅答,蒲大首长这回倒是筷子顿了一下。

不过这是他知道的事情,也没多问,又如常吃饭,速度很快。

眼看着他快要吃完,大家都着急了,知道他马上就要放下筷子上楼去,不知多久能再出来。

蒲杉月连忙提起另一个话茬,快声道:“嫂子,今年除夕你是不是又要去参加春晚啊?”

“是啊,到时会上电视,你们在家也能看到。”时蔓也被勾起了烦心事,面上却不显,笑着回答。

谁知蒲大首长听到,也一瞬间引发更多愁绪。

他去年是在现场看的春晚,那时候多意气风发,只是今年退休,不会再收到入场邀请,估摸只能在家看了。

倒真是时过境迁,变换之快啊。

时蔓刚好看到蒲大首长神情里的失落和惆怅,忽然一道光闪过时蔓的脑海里,她坐直身子,一个绝好的念头很快在她心里形成。

她脱口而出——“爸,我有件事想要请您帮忙。”

帮忙?蒲大首长已经很久没听到这两个字。

他忽然抬起眼来,“什么?”

时蔓说起文工团节目差点被撤的来龙去脉,最后恳切地说道:“爸,我想请您写一个关于您当年长征的回忆录,越详细越好。我们这次的歌舞表演就叫《长征》,我想根据您的回忆录再进行调整改动。”

饭桌上其他人都感觉被时蔓撩出了一束光,都不约而同看向蒲大首长的反应。

他快速扒完最后两口饭,一声不吭地放下碗,起身背着手,朝楼上走去,和之前一模一样。

蒲母在他身后连忙发问:“你去干嘛啊老头子,小蔓还等你帮忙呢。”

“我这不是要去书房写回忆录吗?”蒲大首长站在楼梯上回头,“时间紧,任务重,我哪有空慢慢吃饭,我今晚就得写出来,不能耽误。”

说完,他就扭头往楼上的书房走,步伐迈得又快又急。

那个雷厉风行的蒲大首长,他回来了。

饭桌上大家相视而笑,蒲杉月激动地抱住时蔓的胳膊,“嫂子,真有你的!”

蒲母也抹了抹眼角,“这下真好,小蔓,多亏你这么说,他退休后就再也没进过书房。”

时蔓轻笑,“谢我做什么,我是真的需要爸帮忙。”

凌振在桌子底下悄悄牵住时蔓的手,黑眸直勾勾地望着她,也想不到她能这样恰到好处地解决一桩难题。

当天晚上,时蔓留到十点,真的拿到了蒲大首长写出来的长征路上回忆录。

“小蔓,你给了我一个提醒。”蒲大首长春风满面,撑着扶手道,“从明天开始,我要开始写自传。”

回忆往昔,的确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情,也能给后辈留些警示教训。

蒲大首长从写长征回忆录的过程里,发现自己还可以做更多。

这下好了,蒲大首长又有了事情可忙,家里的气氛一改往昔,总算跳过这段小插曲。

……

第二天,时蔓迫不及待拿着她研究过的回忆录到团里。

一大清早,就开始她对节目的调整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