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第3/4页)

说着,他又露出一副难过的样子,叹气,“栀栀啊,我们一大队的情况你可是看到了……原本我们地最肥、人最多,是镇上生产力最强大最富裕的集体。结果一年不到,落得这副光景……我们不要体面,可我们不想老人有病没钱医、孩子没饭吃捱饿啊……栀栀,容冶,你们也……可怜可怜我们吧!”

话都说到这份上,栀栀也就不再拿乔,只是正色说道:“陈镇长,大群叔,不瞒你们说,容冶是真的走不开,我们海鸥岛也是里里外外全靠他!所以啊,咱们来个缓冲好不好?”

“从明天开始,到下个月十七,在这一个月里,容冶每隔两天去一次你们一大队,他需要你们做什么,会提前告诉你们。你们去做,有问题可以来海鸥岛找他……”

“从下个月十七到月底,容冶他会每隔一天去一次你们一大队,从一月一日起,海鸥岛这边的事儿基本放下,容冶他就能一直呆在你们一大队了。”

说着,栀栀先对陶容冶说,“容冶啊,我知道一大队人多,肯定事情也多。可你在海鸥岛上的学习、这些科研项目是不能放下的。就算以后你要为一大队做贡献,但你还得常回来,多顾一下这边儿的事,知道吗?”

陶容冶点头。

栀栀这才当着陈镇长的面,问韦大群他们,“大群叔,你们觉得这怎么样?”

韦大群哪有不乐意的!

栀栀言外之意已经交代得特别清楚:她不让陶容冶天天呆在一大队,所以平时的基本工作还得是韦大群他们做,陶容冶只掌管大方向。

对于韦大群这些村干部们来说,是有好处的。

他们早就已经习惯了基层管理工作,只是自身威望不够,压制不住某些刁民。

现在陶容冶成为大队长,他背后的实力(海鸥岛的快速崛起、正义岛的支持)是所有村民全都看在眼里的。这一点,从他不费吹灰之力就拿到了全村人摁指模的倡议书上,能看出来。

以后,韦大群他们的工作只会越来越好做。

韦大群与大队干部们连连点头,“应该的、应该的!”然后又小心翼翼地问陶容冶,“容冶啊,你看……是不是明天过去一趟呢?”

陶容冶点点头,“那辛苦大群叔告诉大家,明天上午八点整,我会准时抵达。到时候咱们整个大队都开个会议吧,让大家认认我也好。”

在刚得知栀栀想让他去当第一生产队大队长的时候,陶容冶是不安的,惶恐的。

但半个月时间过去,陶容冶已经很能接受这个事实了,也一早就做好了思想准备,甚至还跟海鸥岛上的小伙伴们讨论过很多次一大队的事。

这会儿他不慌不忙,不卑不亢的沉稳样子,让韦大群他们和陈镇长都觉得这个青年……很不错。

达成协议后,栀栀和陶容冶又领着陈镇长和韦大群他们参观了一下海鸥岛。

当然了,海鸥岛上的基建、生活中心、砖窑、农田、菜园、家禽园、科研大棚等设施……几乎能够震憾住每一个来访者。

哪怕是韦大群他们这几个已经来过海鸥岛好几次的人。

因为实在是,他们每一次来,总会发现海鸥岛又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

比如说,从山下的码头到半山腰的知青站,已经在开始铺设水泥路;并且正在挖地基……韦大群问了一嘴,才知道原来知青们不想让叔叔爷爷们以人力来扛砖头,就打算建一个运输索道专门用来运砖。

比如说,知青们计划在近处的一座山峰上建个木制的凉亭,目前已经开了路,木料也已经运到了那儿,甚至已经搭造了一半儿……只是因为这几天比较忙,任务又临时搁置了下来。

陈镇长问了一嘴,栀栀笑着回答道:“这是大家一致要求的!说我们海鸥岛那么美,可我们平时忙于工作和学习,都没什么空好好欣赏一下风景。等亭子修后,这将成为我们的精神粮食……大家平时辛苦了,闲暇时间里就应该好好放松一下嘛!”

韦大群他们和陈镇长参观完海鸥岛以后,就告辞了。

栀栀这才看着陶容冶,露出了笑容。

陶容冶的耳根子慢慢红了,垂下头。

栀栀大笑,“容冶!恭喜你呀!”

其他的小伙伴闻声也跑过来,真心实意地恭喜陶容冶——

“容冶,恭喜你要当上大队长啦!”

“太好了容冶,你可要好好表现呀!”

“容冶,要是有什么拿不定主意的地方,尽管回来问我们呀!”

“容冶,就算你以后是一大队的大队长了,但你依然还是我们的小伙伴!”

“恭喜你容冶,但愿你工作学习两不误!”

陶容冶点头,眼尾泛红。

第二天,陶容冶赶早去了一大队。

栀栀和小伙伴们怕他吃亏,跟着一块儿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