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第2/6页)

栀栀和李晴玉也起来了。

大家轮流洗漱完,陈敏开始为早餐发愁——这个家,是真正的家徒四壁,现在哥哥带回来那么多客人,给客人们吃什么呢?

陈放也看出来了。

幸好昨天栀栀她们拎着奶粉、麦乳精和大白兔奶糖进了屋。

于是陈放就对妹妹说道:“昨天栀栀她们带来了两包大白兔奶糖,你拿一包放到小卖部去,换成钱再上食堂去买了早饭来。”

陈敏立刻“哎”了一声,找个了布口袋,将一包大白兔奶糖用布口袋装好了,匆匆出了门。

半小时后,陈敏就拿了二十个白面馒头回来。

白面馒头又干又硬,还没滋没味儿的,根本难以下咽。

栀栀就让李晴玉把那袋已经开了封的奶粉和绵白糖拿了出来,想给大家一人冲一杯甜牛奶。

尴尬的是,陈家只有一个用来煲煮中药的瓦罐,连烧开水的壶和保温瓶都没有!

陈敏只好讪讪地又去隔壁找张姨借来两只装满了开水的保温瓶……

接下来,陈敏又遭遇到另外一个难题——家里也没有那么多的杯子啊!就算把所有的碗全都拿出来,也是不够用……

不过,栀栀已经招呼着让小伙伴们把自己的锡饭盒拿了出来。

这是一个肺结核、肝炎肆意流行的时代。

但凡栀栀要出门,哪怕就是出门半天,她也会带上自己的小杯子和锡饭盒。而这次她决定领着大家出远门寻找李晴玉时,一直在反复强调的事情就是:在外饮食一定要注意卫生。

所以,就算知青们没有像栀栀一样,还带了个专门喝水的小搪瓷杯,但也至少都随身携带着自己的锡饭盒和勺子。

陈敏面红红地看着知青们把自己的饭盒拿出来,放在小几上排成一排,李晴玉还去厨房拿了三个干净的碗过来;栀栀依次在饭盒里、碗里放了奶粉和绵白糖,陶容冶则跟着轮流倒开水。

一时间,宽敞的屋子里飘满了浓郁的奶香。

这让陈老太太和陈敏都有些把持不住,不自觉地舔了舔嘴唇。

陈放看着瘦骨嶙峋的母亲和妹妹,心里难过,招呼大家赶紧吃早饭。

又干又糙的白面馒头,蘸上甜蜜香浓的滚烫牛奶……就变得温软微甜,很好吃了。

栀栀和李晴玉的饭量向来不大,勉强吃下拳头那么大的一个馒头就已经很撑了。她俩本来是非常自然而然地想把吃不下的馒头递给陶容冶和申书华,可突然看到陈老太太和陈敏狼吞虎咽的样子……

栀栀拿着馒头本想递给陶容冶的,半路上转了个弯,放到了陈老太太面前,“陈妈妈,我已经吃饱了,这个馒头我吃不下,给你吃好不好?”

李晴玉也把她吃不下的馒头递给了陈敏。

陈老太太和陈敏有点儿不知所措。

陈放叹气,“妈,敏敏,你们拿着吧,栀栀和晴玉的胃口一向很小。”

陈氏母女这才各自说了声谢谢,接过栀栀和李晴玉递来的馒头,又是一阵狼吞虎咽……

吃过早饭,栀栀对陈放说道:“陈放,你们隆县有什么风景名胜吗?”

陈放愣住。

其实他心里也无比矛盾。

他本来很希望能把李晴玉介绍给他的母亲和妹妹认识……可现在家里这么个样子,他没脸、也没心思把李晴玉介绍给母亲和妹妹。

他也知道,栀栀她们一直很着急回去……

所以他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栀栀她们可能会提出今天离开隆县,出发回海鸥岛去。

想不到,栀栀居然问他,隆县有什么风景名胜?

这就证明着,栀栀她们……至少在今天之内,是不会离开的。

陈放十分感激。

可想了想,他又有些为难,说道:“好像……隆县也没啥风景名胜。”

栀栀便又笑着说道:“那隆县哪儿最热门?”

“火车站。”

栀栀又问,“除了火车站之外呢?比如说,有没有比较大的厂子或者单位?如果人多,那附近就肯定热闹,对吧?”

陈放立刻说道:“隆县最大的单位就是第一毛纺厂,在人民路那边。对了这个厂子还生产织毛衣的那种毛线,你们可以去看看,运气好的话说不定会遇上厂子处理有瑕疵的毛线,又便宜又实惠。”

栀栀眼睛一亮,“那好,我们就去逛逛,中午再回来吧!对了,我们中午会带点儿大米和菜回来的,你们等我们一块儿吃午饭呀!”

陈放一噎。

一分钱难倒英雄汉。

他现在没有钱,又需要处理孙家的事儿……

陈放闭了闭眼,咬牙点头,“嗯!”

栀栀笑眯眯地和陈老太太、陈敏打了声招呼,领着小伙伴们离开了陈家。

栀栀一路问着人,找到了第一毛纺厂。

这里果然是个超大型的集体单位,家属大院还分一大院、二大院和三大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