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第2/3页)

在锅里架上蒸笼,把花卷放到蒸笼上去。

这么一来,花卷蒸熟了锅里的鸡蛋也煮熟了。

然后栀栀开始做炒菜前的准备。

——小鱼干她准备留到晚上才吃,中午有煮鸡蛋嘛!

所以午饭的菜肴就是青红辣椒炒豆角粒,再放点儿腌菜进去。这样的话,菜肴里既有腌菜的咸香,又有豆角的鲜甜,用来佐花卷吃,一定很美味。

还有一道菜是萝卜叶子,栀栀打算拿来醋溜。萝卜叶子的口感比较糙,要用

重口味的做法才会好吃。

栀栀正在忙呢,突然看到瘦猴浑身湿漉漉的回来了,手里还拖着个不停淌水的网兜。

栀栀看了一眼,问道:“小猴子你去赶海了?”

瘦猴点头,把鼓鼓囊囊的网兜放在地上。

栀栀觉得有些奇怪,就问,“为啥元旦那天我们去赶海的时候是下午。但这段时间你去赶海就是一大早呢?”

瘦猴说道:“每个月的十三和二十八早上鸡叫时分涨大潮。六个时辰、也就是十二个小时以后退大潮……元旦那天正好是十三,你算算看。今天初二,早上八点半退潮……我也是因为今天去赶海不起早才去的……”

栀栀有点听不懂。

但可以肯定的是,瘦猴他们对什么时候涨潮退潮是掌握得很精准的。

瘦猴说完,又说了声“我洗澡去了”,转身去了洗澡房。

栀栀赶紧过去看,发现网兜里有四五尾巴掌大奄奄一息的海鱼、五六十个大小不一品种各异的贝壳和海螺什么的。

挺好的,正好给全素的午饭添点儿肉沫。

海鱼太小了,每一只大约只有三四重的样子,数量也少,所以就用来熬个汤吧!

贝壳肉和螺肉撬壳取肉,和豆角一块儿炒;这些壳呢,到时候就交给姚叔他们,烧砖的时候一块儿烧了,既可以当成农作物的肥料、也可当成砌房子用的石灰。

栀栀麻利的处理海鱼和贝壳海螺,然后在旁边的灶膛里生了火,架锅放了一丁点儿油,将那几条鱼煎到两面发黄,倒了几大瓢清水到锅里去,开始熬汤。

然后她火速赶往菜园子,挖了两三个土豆、又摘了七八个嫩生生水灵灵的丝瓜回来,打算做个海鱼丝瓜汤。

土豆洗净削皮,切块、切得碎碎的,抢先扔进鱼汤里去。这样做有助于给鱼汤增添浓稠度,使鱼汤的口感更厚重,也更能饱腹。

丝瓜也处理好,但丝瓜太嫩而且水分多,要在快出锅的时候放。不然的话,要是熬煮久它会化掉。

一时间,旁边大锅里的花卷蒸好了。

栀栀又赶紧用竹夹把花卷一个个挟进铺好了干净白布的竹筐里,又把白水煮鸡蛋捞起来……

然后开始炒菜。

哪怕是五六十只贝壳和海螺的肉,剔出来以后也只剩下一大碗,一两个人倒是能美美的吃上一顿,但十八个人吃这么一碗……简直连塞牙缝都不够。

不过,把这些贝肉掺在素菜里炒,倒是可以提鲜。

热锅下油爆蒜,再把贝肉螺肉扔进锅里爆香……厨房里顿时充斥着浓浓的香气!

再把切成碎粒儿的青红椒粒也扔进锅里爆炒,那劲怆的香气就愈发浓郁了。

然后把腌菜、青豆角粒也放进去爆炒,加一点儿旁边大锅里已经沸腾了的鱼汤……赶紧开始调味。

收干汤汁后,一大木桶超级下饭五彩炒菜脯就大功告成啦!

——红的绿的辣椒粒、黑色的腌菜、青色的豆角和白色的贝壳螺肉,看着就让人觉得胃口大开!

栀栀涮了锅,开始炒萝卜叶子。

快收尾的时候,洗过澡换过衣裳的瘦猴进来了,“栀栀,黎恕来了。”

栀栀“啊”了一声,心想黎恕过来干什么?

这时她突然脑子里灵光一闪——前几天黎恕说过,京都农科院的江教授要来拜访海鸥岛!

所以,今天这是……

贵客临门了?

栀栀加快手里的动作,把炒菜锅端到地上放着,架上了烧开水的锅——负责做饭的小伙伴需要在一天三顿饭的时间提供开水。

她飞快地涮洗好炒菜锅,收拾好灶台,把所有的饭菜全都抬到饭堂去摆好了……这才急匆匆的往山下走。

正好看到黎恕陪着一个满头白发的老先生缓步上山……

“黎恕!”栀栀高兴地叫住了他。

黎恕笑着朝她挥了挥手,对江教授说道:“看,栀栀在那儿……啊对了,那儿就是她和知青们一块儿亲手建造的小楼。”

江教授看着娇小纤瘦的栀栀,惊住。

——如果是十一个壮汉在两个月的时间里,打坯烧砖修起了两幢砖房……听着觉得有些不可思议,但也不是不能接受。

但如果是十一个像这个小姑娘一样娇娇弱弱的人,在两个月里修起了这样两幢砖房?

那就太不可思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