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第3/6页)

冯孝安前脚进花厅,后脚裴砚昭就来了,难以置信的看着他:“你竟敢自己找上门?”

冯孝安自顾自坐下:“你那么想见我,如今见到了,就只为夸赞我的勇气?”

裴砚昭捏紧了拳头:“你难道不觉得应该给我一个交代?”

他眼睛里布满了血丝,这些日子把自己关在黑牢里不眠不休的审犯人,才能忍住没有闯进冯府里去。

冯孝安冷笑:“我需要给你什么交代?滇中粮仓案的始作俑者是傅珉,但如此大规模的向国库骗取盐引,你父亲身为滇南都司里的第三把手,说他不曾参与其中,这话你信不信?”

裴砚昭:“我……”

冯孝安:“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即使我不向御史台递交那封告密信,他迟早都会栽跟头,此事我从不后悔。”

“我也从不认为我爹无辜,我知道他是活该。”裴砚昭想报的从来不是杀父之仇,“可犯了错的是我爹,却连累我的家人……”

冯孝安无情地打断他:“律法便是这样规定的,你爹所犯之错乃一等重罪,当判满门抄斩。你心有不满,不如上柱香去问问太|祖为何要制定这种连坐的律法。再一个,按照你一人做事一人当的思想,你又为何针对我的女儿?从你针对她的那一刻起,就说明你内心认同了一人犯错全家连坐的规则,你哪来的脸面找我讲理?”

“我……”裴砚昭一肚子的质问,三言两语就被他反问的答不上来,“我是因为……”

冯孝安瞥他一眼:“出去吧,等你想清楚了再来找我理论,我在京中一年半载的不会离开,随时奉陪。”

沈邱走进花厅里:“谁让你来的,滚出去!”

“义父……”裴砚昭的指甲几乎将掌心剜出血来了,抱拳告退。

等他出去,沈邱皱了皱眉头,没有和冯孝安聊关于裴砚昭的事情:“你见过傅珉了,怎么样?”

“就那样。”

沈邱知道他心情不好,换个话题:“李似修是怎么回事?最近各种风言风语的,说是你的人?”

冯孝安正是来说此事:“若有谁找你打听,你尽量回的模棱两可。”

沈邱奇了:“还真是啊,为何都没听你提过?他藏的也不浅,既是咱们的人,之前竟然还在我面前摆谱。不过那小子确实不错,是个人才……”

“没事儿我回去了。”冯孝安站起身。

沈邱有些怵他这幅“格杀勿论”的态度,不敢拦他,送他出门:“对了,你昨天神神秘秘的让谢小山带我去青云观,又失约,到底在搞什么?”

冯孝安脚步微微一顿:“哦,原本有件事情想要请你帮忙,后来又不用了。”

……

吏部的任书很快下来,大理寺空悬许久的正卿之位终于尘埃落定。

而冯孝安上任第二日,恰好是冬至,赶上了大朝会。

按照大魏新帝登基以来的规矩,规定了从六品以上的文官,和从四品以上的武官才有资格上朝。

谢揽的官职品级刚好完美避开,做文官时从七品,转武官时正五品,一次也不用去,别提多高兴了。

去衙门点卯他都嫌太早,好几次起晚了都没空吃早饭,上朝比点卯还要提早一个时辰出门,刚好是大半夜,牲口都没这么累。

但谢揽今天丑正二刻就起了床,打算送他二叔去上朝。

因为他二叔给李似修递了个消息,让李似修提前过来接他。

冯嘉幼困得直揉眼睛,侧躺在床上枕着手臂看谢揽穿衣:“李似修上朝穿的是朝服,不会在衣摆上写字的。”

谢揽说:“谁要去看他衣摆?”

冯嘉幼搞不懂:“那你干嘛去?”

谢揽糊弄道:“大半夜的,风大雪大路又滑,我送自己岳父去上朝,需要什么理由?”

“去吧去吧。”冯嘉幼懒得搭理他了,转个身背对着他继续睡。

谢揽轻声关上门,大半夜过去,院子里的积雪已经快有一指厚了,踩出咯吱咯吱的声音。

他来到府门口时,街道上几乎看不到行人,只停着一辆马车,驾车的是姜平。

“公子,谢千户出来了。”

谢揽目望李似修姿态优雅的下了马车,这家伙披着厚实的灰毛披风,里头穿的是件朱红朝服。

朝服的威严竟让他添了几分英气,瞧着没那么小白脸了,可恶。

李似修看他则像是看异类,随意扎起的高马尾,干练的一套紧身衣,冰天雪地穿的如此单薄,和他们过的简直不像是同一个季节。

是显摆自己体质好么?

以嘲讽他在宴席上捂了一会儿热,回去就病倒了?

真是讨厌。

“谢千户。”李似修收敛心思,礼貌的朝他拱手,又朝门后微微躬身,“冯伯父。”

家仆提灯照路,冯孝安走了出来,不解地看向谢揽:“你又不用上朝,出来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