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拿着手术刀的心理医生2(第2/3页)

所以这是一个正在逃亡的、试图偷东西反被抓的、杀人犯。

她是这么判断的。

所以她突然来了兴趣,鸽了久川悠给她安排的任务,留在这里做一个人质。

但最后的情况却让人有些失望。

这个家伙明明看上去像是个杀人犯,但好这样一个高中生,怎么看也不应该在工作日的中午出现在全是奢侈饰品的商场里,但现在顾不上思考这些。

正在不断和人质缩短距离的伊达航,愣在原地。

三天前,州立大学物理学系的一个教授被人杀害在家中,手段极其残忍。凶手用教授本人的高尔夫球杆疯狂砸烂了教授的头,还将尸体丢弃在后院里。

这个案子还在调查当中,线索倒是并不难找,凶手完全没有打扫现场的意识,指纹和脚印乱七八糟到处都是。困难的地方还是在于警力,警方的警力严重不足,只是让搜查课去现场简单记录了证据,指纹都还在提取中。

只是没想到,那个犯人此时此刻就在这里。

·

男人激烈地挥舞着手上的刀,刀锋其实已经离开了她的脖颈。

毛利兰有无数种方式从这种挟制当中挣脱出来、毫发无伤地反制对方,但是她没有这么做。

她不太想要这么做。

不远处那个警察正缓缓举起手|枪,似乎想要借助这千载难逢的机会击退这个男人。警察举着枪的手隐隐颤抖,过了半响又把枪放下,继续选择缩短距离,显然是不太确定自己能否隔着这么远的距离,完好无损地把人质救下来。

明明都已经告诉对方,她不需要救援了,结果还是凑上来了。

毛利兰有些烦躁。

这只不过是一起的激情杀人案件,凶手没有任何预先地谋划,甚至是带着礼物上门的。在意图遭到拒绝,内心的自卑心导致凶手误解了死者的眼神,又在强烈自尊心的驱使下,抄起放在一旁的高尔夫球杆,狠狠砸在死者的头上。

第一杆下去之后,后续的一切就好像是滑坡一样,完全抑制不住了。

这没什么值得思考的。

她望向角落里的那个警察,对方脸上的表情格外紧绷,像是在绞劲脑汁思考该如何救下她。

那种表情,她其实见到过很多次。

她身边的人,好像总是不可避免地落到那种地步。

那段时期,时间好像停滞了一样。就像玻璃沙漏正中间的孔隙,被严严实实地堵着,沙子漏不下去。不断累积的年岁,几乎要将沙漏的上半段占满,密集的沙子沉甸甸地压在她的心上,却始终漏不下去。

她记不清楚在那个年龄待了多久。

少女的、如同花一般的年纪,那是多少长大后的人梦寐以求却永远也回不去的青春时光,也是囚禁她最深、最久的噩梦。

在一个年龄段呆的时间久了,她整个人也开始变得奇怪,变得连她自己也没办法理解。她会产生很多奇怪的情绪,会有破坏欲,无论是伤害自己还是伤害周围的人。但这种破坏欲,更多只是想要试试看她能不能改变这永恒不变的一切,能不能把这些一次次重蹈覆辙的东西彻底推翻。

结果也很明显,不能。

她永远只能被动的、静静地等待一切结束,而不能主动去结束这一切。

因为在剧本里面,女主角是要永远穿着华服、掉着眼泪、蹙着眉、忧愁又担心地凝望着男主角。她需要不断尖叫,不断陷入危险、然后等待着男主角的救援。那些看上去致命的危险,并不会真正夺走她的生命,这也因为她是女主角。

总是会有很多人会来救她。

那些年轻的英雄们,年轻的警察,熟悉的朋友、家人甚至是邻居、楼下咖啡厅的侍应生,那些人无论是否认识她,无论和她有着什么样的关系,都会来救她。那个时候,他们的脸上也总是这种表情。说着什么这是责任、说着不会让她一个人面对这种局面、说着……

总之,一切结束之后,她所在的世界恢复了原样。

犯罪率恢复到了正常水平,日本的警方变得可信,不会再有层出不穷的奇怪案件以及千奇百怪的杀人手法,也不会再有因为各种原因死在她身边的人。

世界变好了,她坏掉了。

她后来选择成为一名心理医生。

这其中没什么因果关系。心理医生这个职业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高大上。她最开始选择这个职业,其实只是想要自救而已。倒是后来,进入酒厂之后,才意外发现这个职业竟然很有就业空间。

她在那里见到了许多熟悉的人,那些几乎已经要在她的记忆当中消失了的人。

毕竟隔得时间实在是太久了。就算

是精心保存好的旧照片,也没办法逃离变黄、发旧的命运,更何况只是脑海当中的记忆。

她的职业让她有着超乎其他人的清醒度,能够清楚地认知到这些人和记忆中的人并不相同。这其实很残酷,她有的时候更希望自己没有这种技能,不需要这么清醒地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