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第4/5页)

中珠那个筐子最小,大概有个两三百颗。

林言十分满意。

他抬起头,正准备招呼方婶子她们过来给珍珠称重,就听见林二哥喊了一声,“言儿,这儿还有一个。”

林言也没太在意,底下环境比较暗,看不太清楚,所以下午林二哥带着几个人一直在下面搜索漏掉的蚌壳。

已经搜出来不少了。

他漫不经心地应了一声,“二哥,拿过来吧。”

林二哥抖抖身上的水,然后跑过来把蚌壳交到杜元手里,“最后一只了,我们要收工了。”

杜元已经学会了开蚌,开的还很快,没一会儿就把蚌壳打开了。

林言低头记东西,许久没听见杜元的声音便投去疑惑的视线,“没有吗?”

杜元眼睛瞪得直直的,说话都开始结巴了。

“言,言儿,这,这是不是你说的那个……”

“什么?”

杜元赶紧把蚌壳抬起来给他看,语气里满是紧张,“我不敢开,还是让方婶子来吧。”

林言凑过去看了一眼,然后愣住。

杜元扯着嗓子开始喊:“方婶子,方婶子,快来。”

方婶子在边上洗手清理身上的污渍,听见杜元的声音吓了一跳,什么也顾不上了赶紧往这儿跑。

“怎么了怎么了,出什么事了?”

“你快看。”

方婶子嗔他一眼,“大惊小怪什么,又不是头一回开蚌……”

她也愣住了。

林言笑了,“是大珠。”

最后这只蚌壳居然让他开除了一只大珠。

等方婶子把大珠开出来以后,他看了一眼,笑容更深。

光这一颗,他的本金就全收回来了。

方婶子双手捧着大珠,激动的两颊通红,她动了动嘴唇,很多话想说,然而最后到了嘴边竟然成了一句:

“老板,我们的奖金应该有了吧?”

林言和杜元同时笑出了声。

最后称重的结果在33斗多一点,林言默默换算了一下,大概是两百公斤的样子。

和现代几吨的产量不能比,但这个结果已经远在林言的预料之上了。

更何况还有大珠,中珠也不算少。

方婶子、杜元、林大嫂,还有杜二姐她们,几个人围坐在一起,话还没说,个个脸上先带上了几分笑意。

顿了顿,方婶子清了清嗓子,笑道:“这可真是太惊喜了,我们全村人十几年也采不来这个量的珠子。”

更别说这么多珠子里头大部分还都圆润饱满,珠光好些也都很不错。

反正她今晚是睡不着了。

杜元看了眼林言,笑眯眯道:“言儿,你先前说的做珍珠粉,粉底之类的,赶快计划一下,咱们做起来吧。”

林大嫂疯狂点头,“是啊,我们还等着用呢。”

林言点头,“好,我今晚就回去做个计划,咱们尽快开始。”

大家齐声:“好!”

林言从衣袖中取出一只精致的小木盒,打开摆在桌上。

里头正是那只独一无二的大珠。

虽然已经看过无数次,但再看时,大家还是被它的光彩折服。

“太好看了。”

“对着外头的光更好看呢。”

“方婶子,这个个头,这个成色,能卖多少银子啊?”

方婶子摇摇头,“我也不晓得,见都没见过。”

杜二姐满脸期待之色,“这种珠子应该要卖到京城去,那些高门大户的贵夫人和千金一定喜欢。”

杜元点头,“二姐你说的对,袁州这边怕是不太好卖。”

林言拍拍手,无奈道:“别闲聊了,你们快想想,给它起个名儿。”

方婶子愣了一下,然后指着桌上的珠子,“给谁,它?”

林言点头。

方婶子张大了嘴巴,他们采珍珠这么多年,可从来没兴过给珠子起什么名儿。

又不是人。

在座的其他人也都很奇怪,为何要给一颗珠子起名字?

林言耐心道:“给大珠起一个好听的名字,再配上一段优美的故事,价钱起码翻倍。”

人们收藏珠宝最是讲究一个独一无二,现在独一无二已经有了,再配个好名字和好故事,价值不说翻倍吧,上涨是肯定的。

方婶子一脸不可思议,“当真?”

林言点头,“所以大家快想想。”

大家立刻开始举手,杜元第一个。

“元儿你说。”

“白珠。”

林言失笑,“再想。”

杜元也不泄气,把手放下去继续苦苦思索。

杜二姐也举起手,小声道:“我也说两个吧,金珠?凤珠?”

林言还是让他们继续想。

最后想了一圈,都没收到合适的,林言想想还是算了,就用他记忆里的吧。

人鱼之泪。

方婶子刚才一直没开口,毕竟她知道自己起不出什么好名字,这会儿才问了一句,“什么意思?”

林言笑眯眯道:“传说深海里住着一群叫做美人鱼的生物,他们上半身是人,下半身是鱼,不仅长得十分美丽,而且哭出来的眼泪滚落成珠。咱们这么漂亮的珠子,叫人鱼之泪最合适不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