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第2/4页)

“咱的家玉会回来的,来,把药吃了。”

崔长亭跟着她来到了窗户边,哄着她吃药。

都二十多年了,那个孩子还怎么可能回来,崔长亭很早就当她已经死了。

潘乌雪不搭理他,而是呆呆的看着大门口。

那里有一个人,一个很熟悉的人。

“二姐!”

站在门口的潘良,看到了窗户边的二姐,冲她招了招手。

“潘良?”还活着?

崔长亭认出了自己的小舅子,因为除了他,不会有人喊他妻子为二姐。

下楼见到潘良,比在楼上看的更清楚,这是面对面的。

他变化很大,老了很多,和当年的他简直判若两人,还记得当年第一次见他的时候。

这个小舅子,穿着一身西装,脚上是擦的噌亮的牛津皮鞋,刚留洋回来,浑身透着洋派味。

整个人用意气风发四个字形容也不为过,在西餐厅吃着牛排,和他们侃侃而谈国外的见闻。

可此时,他穿着朴素的中山服,脚上是布鞋,头发凌乱,像是几个月没有理过头发似的,胡茬也长了出来。

黑了,也瘦了,身上当年的那种锋芒,全都被磨平了,在他身上能看到那种经历了很多事后的沧桑和沉稳。

他都有点不敢认他。

“姐夫。”

“潘良,真是你啊……?”

崔长亭神色很激动。

他这个小舅子之前是去了海城,后面听说被下放了,可他不知道被下放到了哪里。

他也没往这边写过信,都多少年了,少数也有十一二年了。

他都以为他死在了被下放的地方。

站在崔长亭身后的崔婉仪,打量着这个突然不知道从哪冒出来的小舅舅,脸上的神色有些牵强的慌。

他不是死了吗?

她对这个小舅舅没多大的印象,不过家里有他的照片,他和照片上挺像的,能看出来他就是他。

“姐夫,这些年不见,你还是老样子。”

潘良进了家门,和姐夫崔长亭寒暄着,目光找着他的姐姐。

“这些年,你去哪了,我听说你被下放了,这十几年,怎么不联系家里,我和你二姐都很挂念你。”

“舅舅。”

崔婉仪喊了人。

“这就是婉仪,你还记不记得了,我和你二姐的闺女。”

潘良离家这么些年,当时走的时候,婉仪还是个小姑娘,现在肯定认不出来了。

“我记得,都长这么大了。”

潘良冲崔婉仪笑着点了点头,可态度里,带着一股说不出的疏离。

崔婉仪明显也感觉到了,但没有多想,毕竟这么多年不见了,生疏是肯定的。

“舅舅,您喝茶。”

崔婉仪手脚麻利的泡了一杯带茶叶的水出来了。

潘良接了过来,环视了一圈,

“王妈没在家吗?”

王妈是潘家人,潘乌雪都是她给带大的,因为无儿无女,后面就一直以亲戚的名义,留在小楼这照顾潘乌雪。

对于王妈来说,潘乌雪不仅是小姐,更是女儿。

这些年,潘良私下里,一直和王妈有着联系。

上次他从农场回来看望二姐的时候,王妈还在家里。

因为那个时候,崔长亭出差去了,崔婉仪在北岭,家里只有王妈和潘乌雪。

所以崔长亭和崔婉仪,对潘良回来的事,还一无所知。

“王妈……王妈身体不好,前两年她侄子把她接走了。”

崔长亭看了一眼女儿崔婉仪,然后对小舅子潘良说。

潘良把这些都看在眼里,没有声张,王妈是什么样的人,他很清楚,她没啥亲戚,只有一个远方表侄。

她是不会主动跟他走的,因为放不下他二姐,并且王妈早就把这当成家了,除非是有人赶她走。

“二姐。”

潘良见他二姐下来了,连忙放下手中的水杯,快步走了过去。

潘乌雪怔怔的看着他,看了好一会,潘良也不说话,任由她看。

他二姐的病,时好时不好的,有时候能认人,上次他过来,二姐躲在王妈的身后,说不认识他。

潘良都没打算他二姐能认出他,可下一秒,他的手被人拉了起来。

潘良眼睛一热,然后紧紧的握住了他二姐的手。

“潘良,你怎么变成了这样,成老头了。”

潘乌雪歪着头,瞅着她兄弟,脸上带着疑惑。

“你的手怎么变得这么粗,还这么硬,你去哪了,怎么好久不来看我了?”

潘良常年劳作,手上的茧子厚的很,虽然已经离开农场两年了,可手还是很糙。

“二姐……是我……工作太忙了。”

潘良声音有些哽咽。

“你怎么了,你这是怎么了?你别难过。”

手足无措的潘乌雪,见他这样,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了。

“二姐,我没事,我只是看到你,太高兴了。”

潘良自小就和这个二姐关系特别好,他们没有娘,他们的爹又整天忙着做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