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第3/4页)

周文听了都臊得慌,她在乡下基本上啥也没干,就浇浇菜地,后面去了农场教书。

中午的时候,王翠芬蒸了螃蟹,炖了一盆子浓酱鲜亮的红烧肉,烫了一盆菠菜。

菠菜用凉水过了一遍,然后放上辣椒末,麻油,米醋,蒜泥,那么一拌,解腻又爽口。

最后又烧了一锅虾仁丸子汤,那丸子小巧的很,一口一个,圆溜溜的。

做的时候王翠芬把大虾仁捣碎成泥,只放盐调味,其他香料什么也不加。

加了就破坏它的鲜味了,然后用手揪着,放进滚水里定型。

虾仁丸子汤里面还放了今个上午毛干事送来的火腿,火腿是刘小娥片的,她现在的刀工,好的很,这这些年没少拿食堂的萝卜练。

这样熬成的汤,鲜美的能让人一口气喝三碗,里面还撒了香葱和香菜。

“今个不知道你回来,都没啥准备,中午咱先凑合吃,等晚上,奶给你做霸王别鸡吃。”

王翠芬给孙女夹了一筷子肥瘦相间的红烧肉,

周文早就想她奶炖的红烧肉了,吃起来还是那样的香而不腻。

“吃个螃蟹。”

王翠芬周老抠他们见她吃的香,那脸上的笑,就没下来过。

这个时候,螃蟹还有,也挺肥的,胜在新鲜,七毛钱一斤,就能在供销社买到和手掌那么大的螃蟹了。

中午吃的这螃蟹,就是周老二去供销社挑回来的,买回来的时候,一个个还活着哪。

“来,蘸酱油吃。”

刘小娥往碗里给她倒了点酱油,这螃蟹一掰开,满满的黄膏。

一家人在一张桌子上吃饭,周老抠盼了好长时间。

饭桌上,是久违的欢声笑语。

周文回来,这个家就像突然被注入了活气似的,变得热闹了起来。

“啊啊呃啊啊啊呃……”

棚里的毛驴突然叫唤了起来,从周文一回来,它就探着个驴脑袋,在哪瞅周文,见周文一直不过来看它,它急躁的叫唤了起来。

“看,咱家毛驴也想你了。”

周老抠话刚落地,毛驴就自己弄开了绳子,打开了棚子门,迈着蹄子走到了堂屋门口。

周文放下筷子,站了起来,来到了堂屋门口,用手摸了摸驴耳朵。

毛驴一个劲的用头轻轻的蹭她,嘴里啊呃啊呃的,声音很委屈,就像是在问她这两年去哪了。

“毛驴,我也想你了!”

周文以前在家的时候,经常给它洗澡,梳毛,时间长了,感情也不浅。

她在乡下看到驴就会想起家里的这只。

吃完饭后,毛驴躺在周文的脚边,就是不肯挪地方,想让周文给它梳毛。

“这哪像畜生啊,明明聪明的跟人似的。”

刘小娥也待见这头驴,平时只要去供销社看到有胡萝卜,就会给它买一篮子。

“来,吃吧。”

刘小娥把一个胡萝卜递到了毛驴的嘴边,它张开嘴,啃了起来。

隔壁的张秋月下班回来,路过周家,见大门敞开着,忍不住往里面斜了一眼,这一眼,正好看到周家的小狐狸精,站在院子里晾毛巾。

她竟然回来了?

张秋月惊讶的站在了原地,又瞅了她两眼,这才打开了隔壁的大门。

早知道,她的小静就应该也考大学,前段时间,她给她来信了。

信里说,为了返城,她在当地的一家木材厂当了临时工。

这是知青们返城的法子之一。

有的人为了能返城,甚至有病不治,故意瞒着,等病到一定程度,逼着医生给他开证明,证明他得了大病,不适合参加劳作。

公社里的人,对这种硬是犟着要返城的知青也没法子,把他强留下来,他也不干活,就那样病着。

公社只能让他返城。

北大荒的孙静,此时正在木材厂,铲着木屑。

她穿着一身蓝色的工人服,其实她是想高考来着,偏偏那几天,厂子不给她放假。

她这个临时工,是好不容易弄来的,和人抢破了头,甚至付出了一定的代价,才得到了这个工作。

要是她没考上,厂子里的工作也不让她干了,那她就只能再回去种地,之前的辛苦也全都白搭了。

这种情况下,她放弃了高考。

留在厂子里,是最保险的选择。

可她听说村子里只上过初中的人,都考上了大学,她的肠子都悔青了,早知道,她这个高中生也去考了。

“铲完这堆,把那些木材抱到外面去。”

木材厂的正式工人,天天使唤孙静干各种杂活。

孙静心里很不舒服,她想回榕城,她不想再留在这了,当初和她一块来这插队的知青,很多都考上大学离开了这里。

她只需要一封介绍信,有了介绍信,她就能买火车票回榕城了。

……

“小文,你真的回来了!!!”

汪虹一下班,就急匆匆的跑到了周家,她还是像以前那样风风火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