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第2/3页)

下午的时候,周老二用洗干净的擀面棍,捣着盆子里蒸好的大米饭,直到把米饭捣的成了一团白白的,黏黏的膏体,就成了。

王翠芬把它们用勺子挖到碗里,放到锅里继续蒸,中间往里面放上了红糖。

巷子里到处飘着一股子甜蜜蜜的米香。

“这多好的米味啊,谁家在做米糕啊?”

巷子里有几户人家出来瞅了瞅。

“我闻着不像米糕,比米糕味还好哪……

我家就剩两斤大米了,现在粮食是真紧张,昨个我男人去排队,就买回来一碗的粗粮,要是早知道南边发大水就好了,能早早的把手里的粮票都给换成粮食。”

“谁说不是啊,那供销社平时常见的白菜萝卜也没有了,都没菜吃了,家里就剩下年前买的几块土豆。”

在灯泡厂上班的孙大姐,忍不住叹了一口气。

这才哪到哪啊,等再过些日子,粮食只会更紧张。

大水把庄稼地里的庄稼都给毁了,夏收的时候,地里没庄稼收割,不仅庄稼人没东西吃,就连城里人都跟着作难。

周家隔壁,

“我之前都和你说了,不让你好心,你是好心了,这下子,家里的粮不够吃,你说咋办?”

孙治文把家里的面袋子扔到张大姐脚边,他今个去粮食站买粮食,就买回来点糙米。

“我好心还有错了?不够吃,咱就少吃点,不就行了。”

都到了这个时候,张大姐还振振有词。

打那天过去后,总是有人上门要饭,一个比一个可怜,赶走了那个柳大,可后面来的都是娃,有的甚至给她跪下了……

这些娃实在是太可怜了,张大姐是个心软的。

“咱少吃行,可咱的儿子咋办?”

孙治文因为这事,对他媳妇成见很大,帮人可以,但也不能不顾自己,乱帮人吧。

她帮人的时候,就没看看自己家的日子过的有多难吗,又不是说他家的粮食多的吃不完?

她是小学教师,他是厂子里的工人,平常日子过的还算凑合,但要算计着过,这南边一发大水,城里的啥都紧张了起来。

她还把自家本就不富裕的粮食,拿去救济外面的人……这是他第一次这样厌恶她的好心。

张大姐不吭声了,过了好一会儿才说,

“往后,我不帮了,行了吧?

我给出去的粮食,算我的那份,你也甭害怕,我不吃你的。”

孙治文见她阴阳怪气的,他也恼了,没有像前几天那样惯着她,

“行,那家里就没你的粮食了,你的那份全给了外面的难民,剩下的是我和儿子的。”

张大姐听到这话,脸色顿时难看了起来,她刚刚那样说,以为他会像前几次那样哄她,并且把自己的粮食拿过来给她吃。

“好你个孙治文,我算是看透你了。”

张大姐气的回屋收拾衣裳就要回娘家,这次孙治文没有拦,也没有劝,随她走。

晚上的时候,无论外面怎么拍门,孙治文都不开,第二天早上,院子里多了几块砸人的石子,大门外面也被人踹的都是脚印子。

孙治文气的不行,早上在家和儿子啃着玉米面窝窝头,也不去叫她回来,她走了正好。

“爸,我想吃甜糕……”

孙治文的儿子闻到了从隔壁飘来的味道,瞅着一墙之隔的那边,忍不住咽口水。

“等过了这阵,爸发了工资就给你买。”

孙治文哄着儿子,别说儿子想吃,就连他也想吃,这个隔壁刚搬来的人家,咋恁会做吃的啊。

隔壁周家,

“娘,这下能不能吃嘞啊?”

刘小娥已经馋了一晚上了,早上不用人叫,就早早的穿上棉袄起来了。

“急啥?”

王翠芬没好气的说道,她这个儿媳妇上辈子真是一个馋鬼,她也不知道做了啥孽了,把这个馋鬼弄到了她家当儿媳妇。

猫蛋也起来了,正在院子里刷着牙,之前在家都是用粗盐擦牙,后面家里日子好过了,他二爹就去城里买回来了牙刷和牙膏。

等猫蛋刷好牙,洗好脸后,在瓶子里挖出一豆大的蛤蜊油,在手心揉开,然后擦着脸,这蛤蜊油是他二爹去百货大楼买来的。

她二娘一瓶,她一瓶,她奶一瓶,花了不少钱。

冬天抹这个,脸和手不会皲裂。

等擦的香香的后,蹲在二娘旁边,看她奶用火钳在灶里烤粘糕。

这粘糕就是昨个刘小娥嘴里的甜米饭。

“你咋恁香!!!”

刘小娥瞅猫蛋不注意,揉了揉她那白嫩软弹的小脸。

“二娘!!!”

猫蛋被揉的眉眼都挤在了一起。

“你多大个人了,还这样不着调,给我松开……看把俺蛋儿的小脸给揉的,那刚擦好的膏子都抹到了你手上。”

王翠芬骂着刘小娥。

火钳上的粘糕,已经烤的焦黄焦黄的了,外面还沾着一层子碾碎的花生和芝麻,空气中弥漫着米香味,红糖味,芝麻味,和花生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