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第2/3页)

刘蛮山和周老抠商量了商量,最后的结果是,王翠芬和刘小娥在前面用木棍探路,用绳子像绑葫芦一样,绑着三个娃,最后的是俩媳妇。

周老抠他们给儿子们推着车,有的时候换他们拉车,儿子们推。

就这样上路了。

在后面背着儿子的周芳芳牵着闺女,跟在陈耗子的独轮板车后面,昨个他们弄丢的油布也没找到,风雪往他们身上打着。

昨晚烤的半湿的棉袄棉裤,虽然不滴水了,但穿在身上还是湿的很,里面那层渐渐的被身上的温度暖热了点,可风一吹,那点热气也被吹没了。

阴湿的鞋子踏在雪里,没一会儿又能拧出来水。

雪花落在周芳芳潮湿的头发上,顷刻间就融化了。

那块原本是狗剩包头的绿方巾现在包在了陈苗儿的头上,而陈狗剩是用褂子直接蒙住了头,褂子是周芳芳脱下来的。

陈耗子走一会儿歇一会儿,和周老抠他们的距离越拉越大。

一阵狂风袭来,他包着头的烂秋衣被吹到雪里,他连忙放下板车,去捡衣裳,包好头后,在雪地里抓了一把雪往脸上搓,直到把脸搓红才推着板车往前面赶。

“你们这是打哪来啊?”

途径一个村子的时候,村口有人正在外面倒尿壶,缩着个头,跺着脚,提着尿壶站在那问,一说话,就一嘴的哈气。

“打南边来,俺们那个地方一直下雨,屋子塌了,俺们准备去投奔亲戚去。”

周老抠他们还没走三分之一哪,这个村子离他们那也不算远,说不定发大水能发到这,周老抠好心的提醒了一句。

倒尿壶的人还想再打听啥,可人已经走远了。

周老二找的那个地方,地势高,离双水村还格外的远,发大水即使再能发,应该也不会发到那,只要走到那,就安全了。

他们已经走了几天了,可还是没有走出下雨的地。

风雪中,两辆大板车,一排人,后面很远还缀着一个小板车。

“爹,你快看,前面那是个啥东西在跑啊,咋恁像个驴啊?”

周老二眼神好,前面就是有一个像驴又像骡子的东西,在雪地里撅着蹄子乱窜。

“我地天老爷啊,还真是一头驴哪!!!”

周老抠语气里说不出的激动。

周老二连忙放下板车,喊上后面的刘旺,和周老抠还有刘蛮山四个人去撵驴了。

“他们咋停下来了?”

后面的王翠芬有些不解,猫蛋脱离队伍,站在路边伸着脖子,踮着脚往前面瞅。

“奶,驴驴驴,他们去抓驴去了……”

二瓜蹦跶了起来,扯着嗓子指着前面喊。

“驴?这哪来的驴啊?"

这周边也没个村子啥的,难不成是野驴?

王翠芬她们连忙加快了步伐赶了过去。

……

“不知道哪个村里的驴跑出来了……”

四个人才勉强把驴给堵住,周老抠牵着驴过来,驴的脖子上还套着绳子哪,一看就是队里养的。

几个人都高兴坏了,这是一头成年的公驴,猫蛋摸着它身上的毛,从驴嘴里呼着白气,大眼睛,两个支棱的驴耳朵瞧着就喜人。

这也不知道是哪个队里养的,想还都没法还,干脆带着驴一块去逃难。

周老抠坐在板车上赶着驴,三个娃也坐在了车上,王翠芬她们几个在雪地里走,周老二和刘旺推着另外一辆板车,人都轻松多了。

谁要是走的累了,还能去车上歇歇。

大家一路上,有说有笑的。

走着走着,路上就多了几个挑着扁担,拖儿带女的人。

人都不傻,尤其家里有经的事多的老人,有看出情况不对的,就连夜蒸了馍,出来逃难了。

有用扁担挑着小娃,另外一头挑着粮食的汉子,有牵着娃,背着大包袱的妇女,还有那用板车推着老娘,被褥的……

“大兄弟,你们这是准备逃到哪啊?”

一个头上带着白毛巾,穿着黑棉袄,黑布鞋,拉着驾车子的男的,问推车的周老二。

他的车上带着俩娃,蒸的一竹篮子窝窝头,上面连块布都不盖,雪花就那样落在了窝窝头上,车上还有被褥啥的。

也没个人给他推车,车屁股后面跟着他媳妇,还有仨闺女。

“我们也不知道去哪,就一直往东走。”

周向北他们要去的地方是榕城,在最东边。

“往东走好,俺也是往东走……俺还有亲戚在东边哪。”

……

“恁这弄的咋恁齐全啊,这是啥帽子啊,不仅能包住头,还能盖住脸,早知道让俺媳妇也给俺缝一个这样的了。”

逃难的人中,周老二他们是最显眼的,因为他们身上不仅有油布做的挡风雨的罩衣,还有这奇特的帽子,人穿上这一身,真是风刮不到,雨淋不到的。

不像他们,他们最多都是头上带个斗笠,身上披着蓑衣,还有那身上啥也没披的,雨下来都把身上的衣裳给打湿了。